字词 | 命令经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命令经济command economy这种经济中企业的生产周期和全部活动,它们在经济失调时的调整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是典型地并基本上都通过命令、指令和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的,而不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这种经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由上一级的指令来确定企业的生产目标。行政手段主要是计划、预算、物质平衡表、配额、技术系数、物价与工资管制等其他方法。当命令原则可能同市场力量的运行发生冲突时,命令经济仍然可以在某些部门和范围容纳与依靠市场机制。命令经济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有: “中央计划经济”、“中央管理经济”、“苏联式经济”、“官僚经济”和“等级制度经济”。命令经济是国家权利的一种派生物,它带有国家权利的标志,并受国家权利的支配而演变、延续和生存。除了外部环境所迫或纯粹仿效的情况之外,命令经济的建立总是有某些专门目的或动机的,如: (1) 为紧急或压倒一切的国家目标 (如快速工业化或进行战争) 而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动员; (2) 社会经济制度基于意识形态原则和强权政治的命令而朝着集体主义方向发生激进的转变; (3)通过物价管制来对付市场经济的解体。命令经济需要一种正规的、集权化的、由官僚来配备人员的行政等级制度,它还需要被置身于至少是某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环境中。与此同时,这种命令经济结构中的各个经营单位或企业,以及每个经济角色,都具有同上级或整个领导层的利益不一致的利益,这就产生了既得利益集团、主要行为者的相互影响、各种利益刺激、监控组织以及领导意志的全面贯彻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命令原则的合理运用寻求制订计划,它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较长期的发展规划代表领导层的政治-经济战略; 而较短期的协调性计划则试图将这种战略应用于资源配置,其目的在于以分散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期限与地点,使各种投入品和商品等的可获性与其资源需求量相匹配,因而协调性计划可以作为对生产者和使用者具体执行指令的基础。命令部门的信息趋于从上到下的纵向流动,而不是买者和卖者之间的横向流动,这就增加了供求协调的困难。此外经济主体的动力问题、利益的分离、以及不适当的决策参数都使这个过程变的更加复杂。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充其量只能获得内部的一致性,而不可能获得高度的经济效率,寻求效率的经济计算更应在个别计划阶段进行,而不是在短期或长期资源配置与使用中进行。命令经济部门虽然也使用货币,但其作为期权和决策中的金钱计量手段的作用,却往往受到限制,并有意使其服从于计划者的意志和行政长官的权力。银行和国库提供生产所需的货币,保证使各个企业处于软预算约束。同时在企业这一层次,货币的 “货币性”是不充分的,它因各种行政约束与障碍-包括几乎所有生产资料的配给制以及由于普遍的 “卖方市场” (商品短缺) 而被禁止了。这种货币供给的无限制加上卖方市场,在确保企业层次的劳动者就业保障和大规模充分就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却使企业处于对货币比较缺乏敏感性的状态。在命令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者价格、工资和外汇价格等一般都由中央集中制定和控制,并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就使得微观失衡大量存在。这种人们普遍感觉意义模糊的价格和以实物形式进行的大部分生产资料的行政分配,联合支撑着这种体制。 命令经济又称“指令经济”。国家通过计划高度集中地控制经济,而完全排斥商品经济的体制。参见“计划经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