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气静力稳定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气静力稳定度daqi jingli wendingduatmospheric static sta bility表征大气层稳定程度的物理量。气块受到垂直方向扰动后, 大气层结(即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使它具有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又名大气垂直稳定度、层结稳定度、对流(性)稳定度。静止大气中,假定气块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微小垂直位移后,若环境空气有使它返回平衡位置(或加速远离)的趋势,就称气层是稳定平衡(或不稳定平衡)气层;若气块能随时与环境空气平衡相处,称气层是中性平衡气层。气层不稳定时,表明对于对流发展有利。 影响原因 影响大气稳定度的原因:❶不同高度上有不同的加热(或冷却)作用时,能影响大气稳定度。若低层加热效应比高层强(或低层冷却效应比高层弱),则未来稳定性减弱或不稳定性增加;若低层加热效应比高层弱(或低层冷却效应比高层强), 则未来稳定性加强或不稳定性减弱。 ❷不同高度上出现不同强度的冷暖平流与干湿平流时能影响大气稳定度。若高空有冷干平流(或暖湿平流)、低空有暖湿平流(或冷干平流),或者两者同时出现,或者暖湿平流随高度升高而减弱(或增强)、冷干平流随高度而增强(或减弱)时,则未来稳定性减弱(或增加)、或不稳定性增加,(或减弱)。 ❸系统性垂直运动影响大气稳定度。气层在作垂直运动时,如始终未达饱和,则其稳定度性质不变,但抬升后使稳定或不稳定的程度都降低。下降后使稳定或不稳定的程度都增加。中性平衡的气层抬升(或下降)后仍为中性。气层在作垂直运动时如达到饱和:当气层是上部干燥、下部潮湿,抬升过程中气层下部比上部先到达凝结高度,抬升一定高度后可从原来的稳定层结变为不稳定层结。 ❹环境气流的影响。气块作垂直运动时,还会有环境的较冷空气卷入气块,这能降低气块温度;干空气卷入云块后引起云滴蒸发也会产生降温,致使气块浮力减少。另一方面,气块上升时其附近必有下沉的补偿气流,以填补由于气块上升而空出来的位置。考虑了补偿气流后,大气的稳定度应根据上升气块到达某高度时的温度与绝热下降到该高度上的环境空气的温度对比来决定。这些也影响大气稳定度。 温度(T) 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条件 (γ>γd,绝对不稳定;γm<γ<γd,条件性不稳定;γ< γm,绝对稳定) 大气垂直稳定度决定垂直运动能否发展,影响云和降水。在作暴雨、雷暴、冰雹预报时,必须考虑大气稳定度。在熏烟防霜、田间喷药(粉或雾)时,也要考虑近地层的大气稳定度。 大气静力稳定度atmospheric static stability表示大气层结稳定程度的物理量。在静止大气中,当空气块受到垂直方向外力作用后,大气的层结使其具有返回原来高度的趋势,大气层结为稳定。如空气块受外力移动后,大气层结使其具有进一步远离原高度的趋势,大气层结为不稳定。如空气块受外力后,大气层结既不能使其远离,也不能使其返回原来的高度,大气层结为中性。以γ代表环境空气的温度直减率,它有不同数值;γd代表上升空气块的干绝热直减率,其数值为10℃ ·km-1;γm代表上升空气块的湿绝热直减率,其数值为5℃ ·km-1。判断大气层结是否稳定,就是用γ与γd或γm数值的大小对比来确定。对干空气和未饱和空气,γ>γd时为不稳定层结;γ<γd时为稳定层结;γ=γd时为中性层结。同理,对饱和空气块而言,若γ<γm,大气层结是稳定的;若γ>γm,则为不稳定的;若γ=γm为中性。无论空气饱和与否,γ越小(环境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得越慢),大气越稳定;γ越大,大气越不稳定。 大气静力稳定度表示大气层结对气块铅直运动影响程度的结构特性。对天气变化有重要意义。在气块与周围无热交换的“绝热状态”下,一般每上升100 m温度下降1℃,而实际大气是每上升100 m温度下降0.65℃,所以气块上升后自然返回原处,大气是稳定的。但是上升到饱和状态高度后,由于凝结放热而使每上升100 m的温度下降等于或小于0.65℃,气块比周围温度高,所以可继续上升,大气不稳定。 大气静力稳定度表示大气层结特性对气块垂直位移影响趋势和程度的大气稳定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