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慈大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慈大悲 大慈①大悲②,常无懈怠。(《法华经·譬喻品》) 注释 ①慈:梵文Maitri的意译,表示用爱护心给众生以安慰。②悲:梵文Karuna的意译,表示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 译文 要经常做些慈悲的事情,不要因为懒惰而不去做(慈悲的事)。 感悟 佛教中以他人为重的道德观,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慈悲为怀。“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这是佛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大慈大悲;穷凶极恶 大慈大悲 原为佛家语,指佛慈爱怜悯世人。《大智度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法华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后多形容心肠好,非常慈善。常作谓语、定语。 例 我条件反射地赶紧看看有八点八米高的毗卢观音像,看她动怒没有;还好,她脸不变色心不跳,能听进一切不同意见。大慈大悲!(祖慧《普陀山的幽默》)他猛地想起,这不就是大慈大悲的救命恩人吗?(章武《海峡女神》) 穷凶极恶 穷:极端。极端残暴凶恶。语出《汉书·王莽传赞》:“穷凶极恶,流毒诸夏。”常作谓语、定语,亦作状语。 例 最后侯殿坤穷凶极恶,提起嗓子宣布:“谁也不准埋,谁埋与共产党同罪。”(曲波《林海雪原》二十八)难道被迫进行了如此长期血战的中国人民,还应该对于这些穷凶极恶的敌人表示亲爱温柔,而不加以彻底的消灭和驱逐吗?(《毛泽东选集·将革命进行到底》)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成〉 大慈大悲dà cídà bēi形容词性,联合结构。非常慈悲,多用于褒义。 大慈大悲(反)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 观音菩萨放生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穷凶极恶○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形容心肠很慈善:你们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穷凶极恶qióng xiōng jí è形容极端凶恶:~,欺君误国|~的敌人,无恶不作。 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非常慈爱和富有同情心。悲:怜悯,同情。 ☚ 慈眉善目 佛眼相看 ☛ 心肠 心肠情肠 肠肚 肠肾 肠子 另见:感情 心地 对人 ☚ 心肠 好心肠 ☛ 怜悯 怜悯怜(怜见;怜矜;怜恻;怜愍;怜恤;悯怜) 愍(愍念;愍怜;愍惜;愍恻;隐愍;留愍) 悲(~天悯人) 矜(矜闵;矜愍;矜悯;矜怜) 恤(恤矜) 隐 哀(哀矜;哀念)悯念 轸悯 恻隐 ☚ 恻隐 哀怜 ☛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benevolent; charitable;infinitely compassionate and merciful 大慈大悲immense mercy and compassion;be infinitely merciful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比喻人的心肠慈善。all loving and all merciful, infinitely merciful, infinitely compassionate and merciful, benevolent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解义】大:很,非常。悲:怜悯。原为佛教用语,指佛慈爱怜悯世人。现泛指心肠慈善,发善心做善事。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本佛家语。是说佛慈爱怜悯众人。后多用于讥讽无端施舍。《法华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大智度论》:“菩萨大慈大悲,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释义】形容人极慈善,怜悯别人。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悲:怜悯。佛家称施与一切众生快乐为大慈,怜悯拯救众生出苦难为大悲。后泛指人心肠慈善。有时含讽刺意。叶圣陶《夜》:“现在,人是完了,求他的恩典,~,指点我去认一认他们的棺材。” 心肠非常慈善大慈大悲格式 比喻式。 大慈大悲;穷凶极恶dà cí dà bēi;qiónɡ xiōnɡ jí è大慈大悲 原为佛家语,指佛慈爱怜悯世人。《大智度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法华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后多形容心肠好,非常慈善。常作谓语、定语。 灭绝人性miè jué rén xìng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慈:仁爱。悲:怜悯。原为佛教用语,意思是佛爱世人,怜悯众生,心肠慈善。后用来泛指对人慈悲怜悯,心地善良。 大慈大悲dàcí-dàbēi原为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后以形容人心地慈善,乐于施舍救助困难的人。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❶ 原佛教语,谓佛心慈善,怜爱众生。慈悲: 给予欢乐为慈,拔除痛苦为悲;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苦难者为大悲。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形容人心肠善良,肯帮助人。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解义】 大:很,非常。悲:怜悯。原为佛教用语,指佛慈爱怜悯世人。现泛指心肠慈善,发善心做善事。 大慈大悲da ci da bei本为佛教语,指佛慈爱和怜悯众生。后指心肠慈善。 【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原佛教语,指佛菩萨有使广大众生都得到安乐的慈心和使广大众生脱于苦难的悲心。后用以形容人心肠慈善,或含有讽刺意味。 大慈大悲dàcí-dàbēi〔并列〕 原为佛教用语,宣扬佛爱世人,怜悯世人。后用以表示对人慈爱和怜悯。何士光《似水流年》:“他既信奉~、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他也信奉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与万物同在的基督。” 大慈大悲dè cí dà bēi《法华经·譬喻品》: “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慈:仁爱。悲:怜悯。佛教用语。即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后用以形容人心肠好,非常慈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