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蛇总管药名。 ❶见《广西中草药》。又名蓝花柴胡。为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Isodonnervosus (Hemsl.) Kudo的全草。分布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广东、广西。微辛,苦,寒。清热利湿,解毒。 ❶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煎服:15~60g。 ❷治毒蛇咬伤,煎服并捣敷伤口周围;烧烫伤,脓疱疮,湿疹,皮肤瘙痒,煎水洗。全草含显脉香茶菜素(Nervosin)、新香茶菜素(Neorabdasin)、毛叶香茶菜丁素(Odonicin)、珍奇香茶菜素(Novelrabdasin)冬凌草甲、乙素、熊果酸等。 ❷见《广东中草药》。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大叶蛇总管dàyèshézǒnɡɡuǎn中药名。 ❶见《广西中草药》。别名蓝花柴胡。为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Hemsl. ) C. Y. Wu et H. W. Li 的全草。分布于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广东、广西。微辛、苦, 寒。清热利湿, 解毒。治黄疸型肝炎, 煎服:15 ~60克。治毒蛇咬伤, 煎服, 并捣敷伤口周围; 煎水洗治脓疱疮、湿疹、皮肤瘙痒。 ❷虎杖之别名, 详该条。 大叶蛇总管 大叶蛇总管大叶蛇总管,又名香茶菜、脉叶香茶菜、铁菱角、蓝花柴胡。为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Hemsl.) C. Y. Wu et H. W. Li的全草或根。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及四川等省区。 本品味苦、 微辛, 性寒。 功能清热利湿, 解毒,散瘀。主治黄疸、肝硬化腹水、小儿高热惊厥、疮疡、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大叶蛇总管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可单用或与瓜子金、牛至等同煎服; 若肝病日久,血瘀湿阻而至肝脾肿大,甚至腹水形成,则可与丹参、马鞭草、腹水草等散瘀逐水之品配用。大叶蛇总管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常与毛冬青、钩藤配伍,共奏清热镇惊之功。本品治毒蛇咬伤,内服外用均可。内服用根煎汤,或与徐长卿浸泡白酒服; 外用取鲜叶捣烂敷。若湿热之毒浸淫皮肤,发为脓疱疮、湿疹而瘙痒流水者,用本品煎水洗,或以鲜草捣汁涂搽。治乳痈、发背,本品尚可与野荞麦、白英煎服。以其能活血散瘀,故也用治跌打损伤及女子经闭。近又试用于癌症及解雷公藤、四叶对等药物中毒。煎服,15~60g。 ☚ 节节花 丁癸草 ☛ 00002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