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化改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化改新

 日本古代一次著名的政治、经济改革。 6世纪以后,以部民制为特点的日本奴隶制日趋没落,阶级矛盾尖锐,皇室和奴隶主贵族间的斗争也很激烈。部分皇族和贵族要求革新。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合谋杀死苏我入鹿,推翻了当权的豪族苏我氏,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改元大化。12月,迁都难波(今大阪)。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在经济上效法中国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在政治上,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在军事上,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豪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大化改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大化改新

7世纪下半叶日本在中国隋唐文化影响下进行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又称大化革新。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等带回隋唐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645年6月乙巳之变,孝德天皇继位,改年号“大化”。646年元月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新政府从653年起16年中派6次遣唐使。50年后,颁布日本最完备的法典《大宝律令》,最后实现了大化改新的以唐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Dahua gaixin

7世纪日本的一次自上而下改革。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生产力提高较快,但生产发展的好处却被皇室和贵族攫取。他们广占土地,将自由民沦为部民。人民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旧贵族苏我氏掌握朝廷实权,是旧势力的代表。贵族里的革新派主张以隋、唐为榜样改造日本,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国家。640年前后,留学唐朝二三十年的南渊请安、高向玄理和僧旻等人相继回国。他们介绍中国情况,开办学校,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来受教,成为革新派的核心人物。645年6月12日,中大兄、中臣镰足等人乘苏我入鹿接见朝鲜使者之机刺死入鹿,发动政变。14日,革新派逼皇极天皇(舒明天皇皇后)退位,由其弟继位,称孝德天皇。革新派当即任命新的左、右大臣,中臣镰足任内大臣,高向玄理和僧旻为国博士(顾问)。646年正月初一,定年号为大化(日本第一次有年号),迁都难波(大阪),颁发革新诏书,史称大化革新或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是:
❶废除皇室的私地、私民,改为国家的公地、公民。
❷实行班田制:国家班给6岁以上男子口分田2反(即段,1段等于11.9公亩),女子为男子的2/3,奴婢为良民的1/3;6年一班,禁止买卖,死后归还。受田者向国家纳租、庸、调,受田男子还须自带武器服兵役。3.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机构,天皇之下设二官(太政、神祇,前者总理政务),八省(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由左、右大臣分管)、一台(弹正);地方设国、郡、里。各级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旧贵族的称号和特权。改新打击了旧贵族的经济、政治利益,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实行班田制使生产者成为有一定经济独立的公民,负担相对稳定,生产积极性提高。大化改新是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标志,但仍保留一些奴隶制残余。在中、日两国史学界对大化改新的性质有不同意见,有待进一步研究。

☚ 大和国   武士 ☛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Dahuagaixin

日本古代著名政治改革。时间为645年。大和国统治后期,家族专权,王权衰落。593年,圣德太子任摄政。圣德太子作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深受中国政治文化影响,他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并改大王为天皇,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旧贵族势力。但圣德太子的改革没有成功。以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为首的改革派汲取了圣德太子改革失败的教训,于645年发动政变,消灭了旧贵族势力的代表苏我氏,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改元大化,646年(大化二年)起草颁布革新诏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
❶废除部民制,建立封建土地国有制,将奴隶主贵族的私有田庄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封建国家公民。每六年按人口领口分田,终身享用,死后还给国家。施行班田收授法,统一税制,征课租、庸、调及杂役;
❷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上的特权,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政府还制定官制和冠位制,根据国家官吏地位高低,授予位田、职田、功田等;
❸实行征兵制,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军权归中央政府。大化改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关于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的性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从此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另一种则认为仍是奴隶社会。

☚ 大和国   遣唐使 ☛
000041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