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离春秋时晋国的理官,即掌管刑狱的长官。他在断案时因误听讼辞,错杀了人,乃自拘至晋文公面前认罪,请求处死。晋文公以官有贵贱,罚有轻重,过在下吏为理由开脱他,不肯追究他的责任。李离却认为自己自为掌管刑狱的长官,不应把罪责推卸给下属。晋文公又以你有罪,难道我也有过的话来反诘他。李离回答说:“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史记·循吏列传》)坚决拒绝了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而死。司马迁对于李离这种勇于承担责任,严格执法的精神评赞道:“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 李离?—309成汉大臣。六郡人部曲督李含子,母为巴人首领李慕女、李特妹。西晋永宁元年(301),舅李特承制后,为将帅。太安二年(303),闻父劝舅李流降晋,自梓潼驰还,与表弟李雄共谋击晋罗尚军。成为李雄心腹,委以军国大事。建兴元年(304),雄称成都王后,为太尉。后据梓潼。晏平四年(309),为部将罗苟、訇琦、张金苟所杀,梓潼归于罗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