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众生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众生活

082 大众生活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中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周刊。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刊。邹韬奋主编。提出以“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为目标,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反对妥协投降,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别注意联系广大群众,反映读者心声,一个月内收到读者来信上万封,邹韬奋撰写的文章最受欢迎。最高销数达20万份,居当时全国杂志销量首位。1936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仅出16期。1941年5月在香港复刊,同年12月6日出至30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终刊。

☚ 立报   救亡日报 ☛

大众生活

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机关刊物。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1936年2月29日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出至第16期。1941年5月17日在香港复刊,邹韬奋任主编。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吁建立民主政治,揭露和抨击国党当局分裂倒退行径,受到海外侨胞的欢迎。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大众生活》于1941年12月8日停刊,出至第30期。该刊对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众生活

《大众生活》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抗日救亡刊物。1935年11月16日创刊于上海。铅印周刊,主编邹韬奋。以“团结抗日,民主自由”为宣传宗旨。创刊之初,集中宣传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在封面上刊发了北平爱国学生英勇斗争的照片。第六期封面上刊登了一幅反映一清华大学女生被军警毒打的照片,并在第八期的信箱里报道了事件经过。此外在封二封底也都刊登了许多反映抗日救亡活动的照片,受到人们,特别是平津学生的欢迎。在肯定了学生运动的爱国性质后,该刊在第七期发表《再接再厉的学生救亡运动》一文,指出“学生救亡运动的对象是全民族的解放”,“最重要的是各方面须彻底明白共同起来救亡的急迫和重要,结成民族解放斗争的联合战线,由此扩大救亡活动,督促民族解放战争的实现。”从第十期起接连发表《学生救国运动的意义和任务》、《本社致北平全体学生的一封信》等文章,号召学生救亡团体深入到民众中去,赞扬了学生们在寒假期间仍然深入乡村和民众从事抗日救亡宣传的实干精神。在第十一、十二两期的《大众信箱》里刊发了四封学生来信,使学生们认识到,单纯的学生运动是不会有前途的,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绝不能以学生为主干,他们必须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力军工农相结合才能有所作为。在《星期评坛》专栏里发表了《谈半殖民地国家的学生运动》、《美学联合拥护中阿御侮》等文章,进一步肯定了“一二·九”运动的深刻意义。第十一期登载了《国难地图》,还设《国难统计》专栏,激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每期销数达到20万份,创中国杂志发行数量的最高记录。1936年2月29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仅出16期。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邹韬奋来到香港,经过努力,于此年5月17日使该刊复刊。坚持团结抗战的宣传,反对分裂、投降、倒退,但有的文章错误估计日本南进政策。1941年12月10日因日军逼临香港停刊。

☚ 大众报   大连记者协会 ☛
000065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