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枷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枷号

枷号

一种刑法。将木枷枷在犯人颈上,标明罪状以示众。

☚ 限外   猱 ☛
枷号

枷号

古时囊头之刑,上枷号名以示众。例第六十九回: “我还差人把那几个光棍拿了,要枷号。他众人再三哀告,说再不敢上门缠他了。”

☚ 马台   泥金折 ☛

枷号

古代刑法的一种。把本枷套在犯人颈上,标明罪状示众。《福惠全书·人命中》:“若遇有卒众围闹,持棍行凶之徒,立刻锁拿重责,倡首者,带至衙门,枷号封固,著地方押回,就于本处示众。”明俞汝楫《科场禁例》:“ (洪武)七年奏准生儒点名进场时,严行搜检,入舍后详加伺察,如有犯者,照例于举物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名部 > 墨劓 > 雜刑 > 枷號
枷號  jiāhào

刑罰名。即帶枷示衆。清·黄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部·人命中》:“倡首者,帶至衙門,枷號封固。”

枷号

中国古代刑名,即将木枷套在犯人颈上,写明罪状示众。明代俞汝楫《礼部志略·科场禁例》:“(洪武)七年奏准生儒点名进场时,严行搜检,入舍后详加伺察,如有犯者,照例于举场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见〔枷〕。

枷号

枷号

枷,刑具。将枷枷于犯人颈项,并在枷上标明其罪状,号令示众。《福惠全书·人命中》: “若遇有卒众围闹,持棍行凶之徒,立刻锁拿重责,倡首者,带至衙门,枷号封固,著地方押回,就于本处示众。”

☚ 枷   枷锁 ☛
枷号

枷号

明、清刑罚的一种。将木枷套在犯人颈上,并写明罪状,令其站在衙门口、城门、街头等处示众。枷号是一种附加刑,既是对罪犯本人的体罚,也是对他的羞辱,还可起到威慑他人的作用。明初太祖颁行的《大诰》中,即有枷号之刑。万历时之《问刑条例》,于本罪外或加以枷号,以示戮辱。清代康熙八年 (1669年),禁囚不用长枷,只用细链,枷号遂专为行刑之用。枷以木制,开始有重七十斤、六十斤者。乾隆时定制,寻常枷号重二十五斤,重枷重三十五斤。枷号时间,初时不过一至三月,后来发展到枷半年,甚至有永远枷号者。清律规定:旗人犯军、流、徒罪的,免于发遣,以枷号代替。徒一年者,枷号二十日,每等递加五日;流二千里,枷号五十日,每等递加五日;充军附近者枷号七十日,近边、沿海、边外者八十日,极边、烟瘴者九十日。在司法实践中,地方州县官常将枷号与笞杖交替使用,或枷三日五日,十天半月也未定,全凭州县官自主。

☚ 刺配   官当 ☛
000014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