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架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架鼓满族打击乐器。多用于寺庙和尼姑庵。鼓框为木制,形如短圆筒。鼓面直径3尺至3. 7尺不等。两面蒙牛皮或马皮,鼓面边缘钉铁钉,或用细皮绳等距离交叉拴系于鼓框上。清宫廷使用之架鼓鼓架两上端雕饰龙或龙凤形象,底座绘云纹等图案,涂白、蓝两色。演奏时双手各执1槌,立奏。 架鼓 架鼓在县境内很流行,以东杨庄、西杨庄、上水屯、小客村等村最有名。鼓队一般有10-20名鼓手,各腰挎一鼓,站圆圈队形,锣、钹居中,鼓槌系彩绳,表演时鼓手叉腿挺胸,两臂圆抡,彩绸上下飞舞。鼓声节奏分明,时而如万钧雷霆,惊天动地;时而如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如雨打芭蕉,欢快清脆。架鼓的套数(曲谱)很多,常演奏的有“大川丈”、“二川丈”、“幽州花园”、“点将”、“大西鼓”、“小西鼓”、“翻点卯”、“十埋伏”、“猴爬杆”、“鸡上架”、“打炸子”等。1973年,上海芭蕾舞剧团曾到东杨庄研究架鼓的鼓谱和敲法,并录了音。 ☚ 狮子舞 花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