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夜半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夜半乐

夜半乐

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相传唐明皇自潞州还京师,夜半举兵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三叠一百四十四字,首叠、中叠各四仄韵,末叠五仄韵。尚有其它变体。

☚ 六州歌头   宝鼎现 ☛
夜半乐

夜半乐

唐教坊曲,用作词调。见宋柳永《乐章集》。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谓:“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难,正夜半,斩长乐门关,领兵入宫剪逆人,后撰此曲。”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则谓:“《唐史》云,民间以明皇自潞州还京师,夜半举兵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所云本调词名缘起同。《乐章集》注中吕调(夹钟羽)。《词律》卷二○、《词谱》卷三八均列柳永词“冻云黯淡天气”一首,三段一百四十四字,第一段十句五仄韵,第二段九句四仄韵,第三段七句五仄韵。又列“艳阳天气”一首,三段一百四十五字,第一、第二段各十句四仄韵,第三段七句五仄韵,其句读与前首有所不同。

☚ 夜飞鹊   夜行船 ☛

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
 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椎风乍起,更闻商旅相
 呼, 片帆高举。 泛画、 翩翩过南浦。望中酒
 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
 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
 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
 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
 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这首词将“羁旅行役”之感与爱情描写融为一体,是柳永的代表作。全词分为三叠,一、二叠写景,先写旅途经历的自然景色,再写路上所见的社会人事;三叠写情抒感。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踏上征途,正是初冬节令,天气阴霾,铅块似的乌云似乎酝酿着大雪。一叶扁舟,离开江边,溯流而上。黯淡的天色,成为“乘兴”的反衬。“乘兴”二字出于《世说新语·任诞篇》:王子猷居山阴,雪夜乘船到剡县访戴安道,“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自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里用“乘兴”,表示离去时的豪情。从下文“杳杳神京路”看,柳永离开浙江的目的是奔赶京城觅取一官半职,“乘兴”原因在于此。一路上,“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世说新语·言语篇》载,顾长康赞美浙江会稽一带风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里用“万壑千岩”,蕴涵着“竞争”“争流”的称誉。穿过山间急流,来到开阔的平地,水流渐缓,所以“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顺水再加顺风,客船来去,互相招呼。“樵风”意为顺风。《后汉书·郑弘传》注引《会稽记》云,郑弘采薪山中见到神人,提出要求:“尝患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朝南风、暮北风。 后果然。 世号樵风。” “片帆高举。 泛画、翩翩过南浦。 ”一叶扁舟也高举风帆,轻快地行进。 “画”,代指船,因为古代常在船头画上这种水鸟作装饰。“乘兴”、“万壑千岩”、“樵风”,都有出典,皆与浙江的人、地、事有关,加上明指的“越溪”,可知这首词是作者浪游浙江后离开时作。柳词语言运用之细密和独具匠心,于此可见一斑。
 第一叠写沿途山水之美,用途述的语气。第二叠写人事,用描绘的笔触。由一叠到二叠,以“商旅相呼”为联系。“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过了南浦,平川在望,高挑的酒旗在轻风中闪动,苍茫烟霭之中,村落隐隐约约,几行经霜的枫树,如火如荼。这是岸上的远景,没有直接写人,但用了“酒旆”和“烟村”,人们的活动不言而喻。“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这是江上的近景,直接写了渔夫。他们一边敲击船舷捕鱼,一边归向村中。江上渔人用来帮助捕鱼的鸣榔之声,既是写实,又是转换描写内容的契机。因为这声音,才把词人的眼光由眺望江村而转为注目近在咫尺的渔船。渔船归岸,随之看到了浅水滩头的“败荷零落”,再及“衰杨掩映”。由水及岸,“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这比“鸣榔归去”的渔人又进了一层,刻画了浣纱女的神情风貌。她们天真活泼,含羞避客,却又忍不住谈笑起来。这一叠的描写,岸上水中,交织往复,次序井然,相关相连。从体现的感情色彩来说,是以词人旅途上渴望归去的心态为中心的。远眺岸上村落,实在是对故乡的怀念。写渔人归去,加强了思乡的色彩。“败荷”与“衰杨”,隐喻不得归去的怅惘。“浣纱游女”更是唤起了对心上人的相思,思乡实为想家。杜牧《南陵道中》云:“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谁家红袖激起游子思念家人的深情,与词中“浣纱游女”的描写异曲同工。“浣纱游女”引起的“客心孤迥”,构成了第三叠的内容。
 第三叠由写景转为抒情。“到此因念”四字承上启下。“此”指所见“浣纱游女”。“念”即下面展现的离愁别恨。“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后悔当初轻率地抛家别离,遗恨今天到处飘零,行踪难定,悲叹不能如约归去,辜负了妻子分别时的叮咛。“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更何况,已是岁暮年末,该是游子归去,家人团聚的时候,而自己依然长路漫漫,奔波劳碌。有人认为,“惨离怀”指怀念乡里的妻子,“凝泪眼”则是怀念汴京的歌妓。又有人认为,这两者是一致的,均是怀念妻子,她正好居留汴京。笔者认为,把词人所想念亲人分属两者,于情于理不合,在词作中很少这样写。把怀念的妻子设想在汴京,与柳永的生活境遇相距太远,也是不合适的。其实,“惨离怀”,悲叹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凝泪眼”是伤感自己长途跋涉,奔赴“神京”。这与“浪萍难驻”呼应。开头的“乘兴”赴京,到“杳杳神京路”,正是“羁旅行役”“浣纱游女”激发的感情的转折。结末又回到写景:“断鸿声远长天暮。”长天空阔,暮色茫茫,孤雁哀鸣,渐去渐远。长空孤雁,犹如飘零的游子,断鸿哀号,即为游子悲叹。词人的离别之悲扩散到广漠的空间,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这首词体现了柳词长于铺叙的特色,由景到情,从自然到人事,以渔人归去、浣纱女笑语引出主人公的别离之悲,层层写来,历历分明。不作由乐到悲的突然转折,而是如实写来,由平静而激动到悲哀,发展变化极为自然。

历代诗词精品之《夜半乐》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夜半乐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度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客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此词亦羁旅行役之三叠长调,作于作者浪迹浙江时,故词中用了许多与浙有关的地名和典故。
 一叠写旅途经历。首点时令为深秋天气,“扁舟一叶”二句写旅中上路的情况。“度万壑千岩”以下直到煞拍,写在舟中欣赏沿途景色。“乘兴”用王子猷访戴事语;以“万壑千岩”总括越中山水之美,系用顾长康赞美会稽山水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语;“樵风”即顺风,后汉会稽人郑弘取道若耶溪采薪,从神人乞得“旦南风,暮北风”,以助水运之方便。以本地故事入咏,是作者遣词的细密。“南浦”字出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暗逗下文怨别之情。总的说来,此叠写出发的心情,还是较为轻快的。
 二叠以“望中”二字笼罩,继续写舟中所见景物与人事。“酒旆闪闪”三句写岸上,从“残日下”到“败荷零落”写江中,“衰杨掩映”以下又写岸上。视线随意扫描,织成一幅生动的秋江图。在萧飒衰败的景物中,忽然出现一群天真活泼,一面含羞避客一面又说又笑的浣纱女郎,使景物增添了生气,也牵动了词人的愁思。这种写法与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牧《南陵道中》“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江楼”,苏轼《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被无情恼”有同致。是词心微妙之处。
 三叠抒发感慨,以“到此因念”四字贯彻全叠。虽然沿途景物清佳,聊可破愁解闷,但一群浣女的出现打破了心态的平衡,勾起了离恨。许昂霄说本叠“乃言去国、离乡之感”,沈祖棻云“以去国与离乡分言,深合词意”。“惨离怀”句写怀念乡里的家眷,古代诗词中的“归期”例对还家而言。“凝泪眼”句写挂念汴京的情人。词人此时只恨分身无术了。最后一句“断鸿声远长天暮”,是写照传神的妙笔,以“断鸿”遥寄怀思,景物、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乃柳词典型的结法。它如《玉蝴蝶》“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雪梅香》“无聊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曲玉管》“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全词在表情上,前两叠多叙景物,从容不迫;末叠纯作情语,转为急促。前松正为后紧蓄势,备极驰张之妙。歌唱起来,声情相应,自能动人。
夜半乐

夜半乐

词牌名。三叠。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史》云,民间以明皇(唐玄宗)自潞州还京师,夜半举兵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宋词沿用旧曲名另制新声。始见于宋柳永《乐章集》。
全词三叠,共26句144字。一段第三、五、九、十句,二段第三、四、八、九句,三段第三、四、五、六、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逗)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逗)平平平平平仄(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逗)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逗)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逗)平仄仄仄平仄(韵)。平仄仄(逗)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 六州歌头   哨遍 ☛

夜半乐

夜半乐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旗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柳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此词分三片。上片言旅途所经。首三句写游子乘兴泛舟南行,“渡万壑”以下叙曲折行程,“更闻”、“南浦”渐次暗点孤寂、别离之怨。中片言旅途所见,以“望中”领起。斜阳村落,萧飒荒凉,而“浣纱游女”,“含羞笑相语”,如空谷足音,顿触离情。下片由景入情,初悔抛家飘泊,继叹后会无凭,终恨岁晚阻归,以至京师路遥,不觉泪下。结句以景足情,用“断鸿”之“远”、“长天”之“暮”状“岁晚”“离怀”之“惨”,仍以写“天气”作收,浑然一体。
☚ 戚氏   望海潮 ☛
夜半乐

夜半乐

词牌名。三迭。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史》云,民间以明皇 (唐玄宗) 自潞州还京师,夜半举兵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宋词沿用旧曲名另制新声。始见于宋·柳永《乐章集》。
全词三迭,共二十六句一百四十四字。一段第三、五、九、十句,二段第三、四、八、九句,三段第三、四、五、六、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 (逗) 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平仄仄 (逗) 平平平平平仄 (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 (逗) 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仄(仄)仄 (逗) 平平仄平仄 (韵)。仄平平 (逗)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平仄仄 (逗) 仄仄平平仄 (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 六州歌头   莺啼序 ☛
夜半乐

夜半乐

唐代乐曲。段安节《乐府杂录》:“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难,正夜半,斩常乐门关,领兵入宫翦逆人,后撰此曲。”《新唐书·礼乐志》:“民间以帝自潞州还京师,举兵夜半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据此,则为民间乐曲。

☚ 离别难   荔枝香 ☛
夜半乐

夜半乐

唐代乐曲。段安节《乐府杂录》:“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难,正夜半,斩常乐门关,领兵入宫翦逆人,后撰此曲。”《新唐书·礼乐志》:“民间以帝自潞州还京师,举兵夜半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据此,则为民间乐曲。

☚ 离别难   荔枝香 ☛
000075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