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典(一) 佛教语。佛教徒称佛经以外的其他典籍为“外典”,相对“内典”而言。《毗奈耶杂事》:“佛言,当作三时,每于两时读佛经,一时习外典。” (二) 谓在外掌管军政事务。《宋书·自序》:“ (沈林子) 复参相国事,……故出仕以来,便管军要,自非戎军所指,未尝外典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經懺偈唄 > 外典 外典 wàidiǎn 亦稱“外書”。佛教徒以佛書爲内典,因稱佛書以外的典籍爲外典。《百喻經·估客偷金喻》:“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書,妄稱己有,非是佛是,由是之故,燒滅外典,不行于世。”北齊·颜之推《顔氏家訓·歸心》:“内典初門,設五種禁;外典仁義禮智信,皆與之符。“南朝宋·何承天《重答顏光禄》:“所謂慈護者,誰氏之子?若據外書報應之說,皆吾所謂權教者耳。”宋·龐元英《談藪·陶弘景》:“先生嘗曰:‘我讀外書未滿萬卷,以内學兼之,乃當小出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