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夏景山口待渡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繪畫部 > 卷軸畫 > 夏景山口待渡圖
夏景山口待渡圖  xiàjǐngshānkǒudàidùtú

五代董源繪畫作品。絹本,水墨設色,縱五十厘米,横三二○厘米。描繪江南夏景。平遠構圖,披麻兼點子皴筆。峰巒逶迤,水面如镜,樹木葱籠,得自然景物之神髓。卷前明·董其昌題引首。卷後有元人柯九思、虞集諸跋。從收藏印記可知此圖庋藏有緒:宋内府、元内府進藏,明曾散落私家,清初爲耿會侯所得,後入清内府。《宣和畫譜》、《石渠寳笈初編》等書有著録。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夏景山口待渡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

五代董源作,绢本 设色。曾为宋内府、元内府递藏,有董其昌题首,后入清内府。《宣和画谱》、《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此图绘江南平远山水,盛夏渡口景象。峰峦层叠,湖面如镜,小舟任意飘荡,坡岸寂静无声。远山水气蒸腾,隐约可见草木蒙茸,岸边林木葱郁,可解旅人暑热。在画面右边的坡脚处,掩映一廊榭,内有数人等待渡船。将江南夏日风光现于笔下。柯九思题此图云: “右董源夏景山口待渡真迹,山冈清润,林木秀密,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 山的画法多以点子皴夹以披麻皴,施淡色渲染,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在五代两宋的山水画家中,董源更强调画面的空间感,重视“咫尺千里”之势。通过物象大小的对比和虚实掩映造成观者的高远纵深感觉。人画得极小,反衬山川的空阔、深邃和巨大,然而置于崇山远渚之间的人物,却并不给观者有压迫拘宥之感,似与自然融为一体,反而产生空灵清逸的美感。

☚ 秋山问道图   雪霁江行图 ☛
000032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