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潜机投放在水面上的一种浮标式水声探测器材。浮标声纳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工作方式,分主动式和被动式,定向式和非定向式声纳浮标;按信号传输形式,分无线电和有线电声纳浮标;按装备对象,分航空声纳浮标和固定监视声纳浮标。
声纳浮标shengna fubiaosonobuoy
探测水下目标的小型浮标式声纳。它是一种水声遥感探测器,用于航空反潜探测和固定式声纳监视系统对水下潜艇的预警等。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按定向方式分为定向式和全向式,按信号传输方式分为有线电式和无线电式,按装备对象分为航空声纳浮标和锚系声纳浮标。
航空声纳浮标主要装备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和某些水上飞机,均为无线电声纳浮标,属一次性使用的消耗性器材。在其圆筒形壳体内装有无线电天线、超高频无线电发射机、声信号放大器、声纳基阵、海水电池和其他设备,主动式浮标内还装有声纳发射机。其工作原理与一般声纳设备相同。当将浮标空投入水后,其天线自动伸出水面,基阵沉入水中,电池供电,浮标开始工作。收到的目标信号经放大处理后,变为无线电信号向空中发射,供飞机上的浮标信号接收处理设备接收和处理。一般是在其他观察设备发现有潜艇活动征候时才使用声纳浮标,使用时由飞机上的投放装置按一定布阵进行投放,因此消耗量大。所以要求浮标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和性能好。航空声纳浮标重3~8kg,最大30kg,直径10~20cm,高50~90cm,最高150cm。基阵有线列式和展开式,可到达水面以下数十米至300m。无线电频道一般为30个,有的近百个。作用距离主动式为1.5海里左右,被动式1~5海里不等,利用线谱检测可达10海里。无线电通信距离十几千米到上百千米。工作寿命15分钟至15小时,工作完毕自行沉入海底。
锚系声纳浮标是在航空声纳浮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飞机或舰艇布设锚定于海底,用于弥补固定式声纳监视系统的探测盲区。浮标接收到的信号可无线或有线传送给岸上设备进行信号处理。与航空声纳浮标不同的是,它的持续工作时间长,作用距离远,工作深度大,最大深度达5400m。无线电浮标可连续工作数月,回收后更换电池还可重复使用,有线声纳浮标通过电缆由岸上供电,可长期使用。
1942年出现航空声纳浮标,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了锚系声纳浮标。现在,随着声纳技术的发展,声纳浮标及机上投放装置、信号处理和显示设备都有较大发展,进一步实现了系统化和自动化。有的国家把声纳浮标与机上的其他探测、导航、通信和反潜武器控制等系统综合组成机载反潜作战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