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墨子辞典︱后记 后记 2001年,我受学校委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在语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先参加了《先秦诸子中的虚词研究》的子课题《墨子中的副词》的部分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在董琨老师的指导下,着手编写《墨子辞典》一书。 《墨子》一书,是先秦伟大的思想家,严肃的教育家、卓越的科学家墨子和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之一。墨学曾与儒学齐名。战国时代的韩非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连唐代坚决尊儒斥墨的大家韩愈,也不得不承认“儒墨同是尧舜”。 《墨子》一书中体现出的墨子的政治思想及治国主张;哲学思想及逻辑辨证方法;以及对物体运动中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针孔成象、点线面体圆概念等力学、光学、几何学方面的的科学思想,广泛深刻,具有先驱意义。这些宝贵财富,还须我们继承发扬光大。 此外,《墨子》的语言质朴无文,在当时很有代表性,是研究汉语词汇的珍贵材料。 因此,编写《墨子辞典》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汉语史的研究,基础研究还做得很不够,必须作断代的研究,作专书的研究,写出专书辞典,专书语法。 我们编写《墨子辞典》一书的目的,除对汉语史的编写作基础研究外,还望能为研究墨家学派的工作者提供可资翻阅的工具书。 按传统分法,《墨子》一书可大致分为《墨论》、《墨经》、《墨守》三大部分,《墨论》部分大多为一般词语,《墨经》与《墨守》部分则多为特殊词语或专门词语。(作者考虑后两部分的编写方法与训释体例也应有所不同,比如说《墨经》部分涉及到的光学或几何学及《墨守》中的守城器械等都应图示说明。)故《墨子辞典》一书打算按此三部分分册编纂出版,各册分别出版后,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再考虑汇总成集。 本书的编写,是在董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激励鞭策下完成的。 在此,我对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此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语言研究所的李兰博士,孟蓬生博士及王志平博士还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本人在攻读汉语史硕士生的数年学习中,即对《墨子》一书产生浓厚兴趣,对汉语作断代词汇研究,编写《墨子辞典》,是较早就萌生的想法。后来在工作和学习中,作了一些资料准备,也参编过数本辞典,积累了一些编写辞典的经验。但编写《墨子辞典》一书终因时间及我校的藏书所限,始终难以成文。这次到研究所学习,有导师的指导,有大量的资料可供查阅,时间上也得以保证。 于是,征得老师的同意,全力编写。 在此期间,本人丝毫不敢懈怠,每天平均工作十五小时左右,现终于完稿,但由于水平有限,错误缺点定所难免,切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张仁明 2003年4月20日 |
☚ 墨子辞典︱凡例 墨子辞典︱序言 ☛ 00011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