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平补齐 填平补齐是在土地改革比较彻底的老区、半老区,为了解决某些贫雇农土地和生产资料不足以及土地改革遗留下的其他问题,在较小的范围内,采用合理调剂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一种方法。即将地主、富农手中的土地拿出来,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贫雇农,以期在那里迅速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晋冀鲁豫解放区1948年2月在向中央汇报分三类地区实行土改问题时讲到:老区和半老区进行土改,还留有少数尾巴,直接间接地都与区村干部、党内地富分子有关。解决这一问题,决定不再来一次平分土地运动,而采取抽补调剂、填平补齐等办法。毛泽东在看到这个电报后,认为他们这样做是正确的,要求他们“必须经常和下面保持通讯联系,随时纠正偏向”。(见《薄一波文选》,第64页) ☚ 供给制 公粮 ☛ 填平补齐tián píng bǔ qíeven up; fill up the gaps ❍ 在这种地方,必须认真检查,实行~; 务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都能获得土地,而豪绅恶霸分子必须受到惩罚。(《毛泽东选集》1112) In such places,we must check carefully and must “even up” to ensure that the peasants with little or no land obtain some and the bad gentry and local tyrants are pun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