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塔西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塔西陀55—120Tacitus古罗马历史学家。生于旧贵族家庭。其父任高卢的高级官职。受过良好的教育,学过修辞、法律,曾任律师。79年至81年左右任税务使,88年任大法官。后任地方官多年。97年回到罗马任执政官。112年至116年出任亚细亚行省总督。政治上不满专制统治,并试图在其著作中对帝制的实质及形成进行追根溯源,留恋和向往共和政体,故被恩格斯称为罗马旧贵族共和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历史》和《编年史》,前者残存四卷余,记述69年至96年间的历史;后者残存约十二卷,记述14年至68年间的历史。两部著作文字优美,史料价值高,为早期帝国时期政治生活最生动的记载。还著有论述罗马雄辩术衰微原因的《关于演说者的对话》、其岳父的传记《论阿格利可拉的生活与道路》和记述日耳曼各部落的地理、宗教、军事、政治及风俗的《日耳曼尼亚志》,后者为最早全面记载日耳曼人的文献。 塔西陀 塔西陀约56-120Taxituo, Tacitus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演说家。生平材料甚少, 可能生在高卢行省的贵族家庭中, 早年跟随一些著名教师学习文学、修辞学、法律、演说术, 为后来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意识打下基础。77年成为罗马要员阿格里科拉的女婿,开始在政界顺利升迁,任财务官、行政长官,直至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约79-81年,完成第一部作品《演说家的对话录》。98年,著有其岳父的传记 《阿格里科拉传》和 《日耳曼尼亚志》,是有关不列颠和日耳曼历史不可多得的材料。主要代表作为先后完成的 《历史》和 《编年史》。这是两部有关早期帝国的断代史。前者始自68年皇帝尼禄之死,止于96年皇帝多米沁亡,共12卷,现仅存前4卷和卷5部分内容。后者从14年奥古斯都辞世写起,到尼禄死结束,共16卷,现完整存第9卷,残存第5、11、16卷。作者是坚持史家良心, 秉笔直书, 摈除个人好恶的古代著名史家之一。他认为 “历史之最高的职能就在赏善罚恶”,因而他毫不留情地揭露罗马专制君主、高官显贵的昏暴。书中的史实基本是可信的。此外, 作者文学简洁雅致, 寓意深远, 是拉丁文写作大师。 ☚ 李维 维吉尔 ☛ 塔西陀约55—约120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古罗马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历任保民官、执政官、行省总督等职。反对帝制,主张共和。著有《年代记》、《历史》、《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演说家对话录》等。为研究古罗马史与日耳曼史珍贵文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