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基础学科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基础学科研究

基础学科研究

经济学研究 安徽的经济学研究最主要的成果表现在开辟了区域经济、窗口经济等新研究领域,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如区域经济研究方面,出版有《省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运行调控》等。窗口经济研究方面,迄今已有《人和经济》、《命运共同体》、《规矩与方圆》、《寻找利益共同点》等著作问世。经济学其他领域的著作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编》、《中国乡镇经济学》、《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投资项目经济学》、《消费统计学》、《国际金融新论》、《企业竞争论》、《有效竞争策略论》、《企业软管理》、《劳动价值的动态定量研究》、以及《安徽省经济地理》等。
哲学研究 安徽省哲学界曾先后开展了对真理标准、异化及人道主义、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当前改革等问题的讨论。同时,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有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卷)、《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西欧近代哲学史》等;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有《戴震哲学思想研究》、《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清代哲学》等著作;哲学原理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哲学原理发展概述》、《古希腊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近代西方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等著作;伦理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有《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社会生活中的红绿灯一公德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美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审美试步》、《审美心理奥妙》、《模糊美学》等著作。此外,哲学研究中的通俗性著作,还有《青年人生哲学》、《青年审美向导》、《美学视野中的人生》等。这类著作以浅近、生动的文笔述说抽象的哲学、美学原理,熔学术性与文学性、知识性于一炉,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
史学研究 近四十年来,安徽史学界开展了对捻军、淮系、太平天国、安徽历史人物等的研究,突出了地方特色,推出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成果。如:《捻军调查与研究》、《淮军始末》、《刘铭传在台湾》、《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太平天国安徽省史稿》等。《安徽著名历史人物丛书》,共有《古代英杰》、《政界人物》、《军事将领》、《文苑英华》、《科坛名流》、《革命中坚》、《统战群英》、《民族英烈》八分册,广泛地介绍了在政治、军事、文化诸多领域有重大成就或重大影响的皖籍历史名人。《安徽通史》的编撰工作正在进行。其中的一部《安徽近代史》已于1991年问世,另两部《安徽古代史》和《安徽现代史》以及《安徽通史简编》也将相继出版。安徽地方革命史料的征集、整理和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出版的著作有《安徽现代革命斗争史大事记》、《安徽现代革命史长编》(第一卷)、《皖西革命史》、《皖南事变本末》、《鄂豫皖红军史话》等。王稼祥研究是安徽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王稼祥选集》、《回忆王稼祥》、《青年王稼祥》等著作均已问世,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对新四军的研究、对“辛亥革命在安徽”以及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张治中等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已出版的成果有《罗炳辉将军在淮南抗日根据地》、《辛亥革命安徽资料汇编》、《张治中将军》等。安徽史学研究其他方面的著作还有《魏晋南北朝史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秦汉货币史论》等。此外,近些年来,安徽经济史和徽商的研究也颇有成绩,主要成果有《安徽近代经济史》、《安徽近代经济探讨》、《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和《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徽商研究论文集》等。
文学和语言学研究 安徽的文学研究成果颇丰,不少成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文艺理论方面,主要著作有《艺廊思絮》、《古代文艺思想漫话》、《中国古代文论类编》、《中国近代文论类编》、《文学横向发展论》等。在古典文学方面,安徽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学术造诣较深的学者,主要成果有《词学概论》,《唐代绝句赏析》、《李商隐诗集释》、《唐宋八大家概述》、《桐城文派述论》、《红楼梦一迷人的艺术世界》、《桐城文派》等。古代皖籍作家的评传中,引人注目和有代表性的有《张孝祥评传》等。此外,司空图的研究、吴敬梓的研究、楚辞的研究,都出现了一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在现当代文学方面,专著有《鲁迅杂文艺术论》、《鲁迅诗全笺》、《巴金小说的生命体系》等。语言学方面,主要著作有《段注说文解字》、《古文例论》和《训诂通论》、《简明训诂学》、《汉语文字学史》等。由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参与编纂的《汉语大词典》,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安徽学者承担了四、五、六卷的主要部分计32万条词目、约600万字的编写任务。这部词典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汇之大成,反映了汉语词汇发展的全貌,出版后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誉,并已被联合国列为法定汉语工具书,在安徽省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一等奖。
其他学科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面的成果比较突出,相继出版了《社会主义学说史》、《科学社会主义新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和论文集。法学研究方面的著作《行政诉讼200题》、社会学研究方面的著作《阴阳聚裂论》、文化学研究方面的著作《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等,也都有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安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领域又有新的开拓,并且取得了一些颇具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原始崇拜纲要——中华图腾文化与生殖文化》、《大协调学》、《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思路》、《环境·生存·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比较》、《中国古代秘书通论》等。同时,安徽的一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有所加强,如“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丛书”已有《中国文学精粹》、《中国哲学精粹》、《中国历史精粹》、《中国艺术精粹》、《中国教育精粹》、《中国科技精粹》等六部问世。
辞书、工具书的编撰 近些年来,安徽社会科学界推出了多种专业性学术性辞书、工具书和资料书。其中引人注目的,有《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中国古代爱情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地方志词典》、《企业文化词典》、《农村法律实用手册》、《中学生法律词典》、《法学小百科》以及《现代经济学科简介》、《科学社会主义原著简释》、《安徽经济建设文献资料》、《当代安徽大事记》、《当代安徽纪年》、《历代安徽名人》、《安徽社会科学概览》等。这些辞书、工具书内容丰富,集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于一体,颇受读者欢迎。
地方史志的编撰 安徽方志纂修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东汉的《九江寿春记》,其后有南宋的《新安志》、清代的《和州志》、《亳州志》、《泾县志》等。50年代安徽成立了地方志小组。1981年,安徽省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全省修志工作。到1989年底,全省各地市县都建立了地方志编纂机构。各级地方志办公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了各类历史资料16.5亿字,实物、图片2300多件,编印地方志报刊、资料类编、丛书等200多种。已编辑出版了《安徽历史述要》、《皖志述略》、《安徽大事记资料》、《安徽省地方志综合目录》、《新编方志十二讲》、《安徽名胜古迹》、《安徽风情》等著作和资料集。工程浩大、包括卷首总述和卷末附录、大事记及各类专志共57卷的《安徽省志》,整个编纂工作正在进展中,其中有部分专志已经出版。安徽的6部山志一《黄山志》、《琅琊山志》、《齐云山志》、《天柱山志》、《九华山志》、《浮山志》均已问世。《巢湖志》也已出版发行,并为全国第一部新编湖志。

☚ 二 研究成果   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研究 ☛
000024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