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在很在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强化。因此,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对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1)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和含义。研究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必须先要认识其特性。从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实际意义看,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有以下一些特性: ❶整体性。城市基础设施是整个城市共有的,面向整个城市,直接为整个城市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服务的。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以整个城市 (或地区) 的发展规划和布局为依据,制定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具有实施的工程项目。 ❷基础性。城市基础设施是整个城市各项建设的前提。有了这些设施,各种活动才能开展,各项生产建设才能进行。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先行。 ❸系统性。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又单独构成一个个子系统; 在这些子系统里,每一个工厂或每一条管线都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而必须综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例如: 水、电、煤、气等是由水厂、电厂、煤气厂生产出来的,并通过管道、管线输入至工厂、用户。它们分别构成城市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供热系统等等。 从以上的三个特性中,我们可以看到: 城市基础设施在大多数情况下,虽不能改变被服务物质的形态和性能,不能改变物质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生产中的成本要素之一; 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构成了城市生存环境的支撑物,为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提供服务,或者可以说是广义上的后勤支持。它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可以从社会受益的对象中获得间接收益,因为这些设施维持了城市内各经济部门和社会诸子系统之间的配套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整个城市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服务的,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2) 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按照上述的特性和含义,对于我国目前情况下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❶城市能源动力供应设施。包括城市中的电力供应、热能供应、燃气 (煤气)供应等。为能源动力供应而辅设的管线、管道,以及为此而建设的电厂、变电站、煤气厂等等设施。这是城市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动力。无此设施,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便不能维持。 ❷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城市内的道路、桥梁及道路的附属物。例如道路照明,交通管理设施、城市内的公共汽车、电车、地下铁道、出租车、渡船等,以及用于城市对外联系的水、陆、空枢纽场站。这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以及向外提供物质的流通渠道,也是人们参加各项生产、社会活动的运载手段。 ❸城市邮电通信设施。包括城市内的电话、电报、邮政等设施。这对于迅速传递各种信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 ❹城市给水、排水设施。包括城市中的自来水、雨水、污水的管道以及为此而建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泵站等设施。 ❺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包括城市中的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设施。这是处理城市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气、废物、废水,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护劳动者健康,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设施。 ❻城市各种防灾设施。包括城市中的防洪、防火 (消防)、防震、战备 (人防)、控制地面沉降等设施。这些设施用于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灾情,使之尽可能早地被预报,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固定资产比较集中、居民比较密集,以及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城市来说,这些设施尤为重要。 (3)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目标。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具体地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目标: ❶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全面规划,合理开发,统一管理。 ❷采用先进的净水工艺,提高净水技术,搞好水的消毒。 ❸完善城市的排水系统,研究采用投资少、效率高、占地少的先进污水处理工艺。 ❹改变城市的燃料结构,加快实现城市燃气化,积极发展城市集中供热。 ❺加快城市交通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❻普及城市通信设施,优先发展住宅电话,提高邮电工作的效率。 ❼充分利用工业废渣建设半刚性基础的道路,研究修架高架桥、地铁、隧道和大型立交桥的设计、施工技术。 ❽逐步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密集作业和机械化运输,积极发展卫生填埋、废气处理和高温堆肥等垃圾无害处理技术。 ❾加强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护城市环境。在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积极发展新型园林。 ❿在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中,考虑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结构,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 城市能源管理的措施和途径 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 ☛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1.城市基础设施的定义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设施的总称,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叫市政工程设施,或城市公共设施。 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看,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中直接为维持城市生产和生活正常秩序和保证城市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的设施;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是为城市进行物质的、精神的以及人本身的社会再生产而创造的一般的、共同的、社会化的物质条件。 2.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一般分为社会性和技术性基础设施,或非生产性和生产性基础设施。当前,按照国际通行的概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以下方面:城市能源设施;城市供水及排水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城市邮电通信设施;城市生态环境设施;城市防灾设施。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一个城市的主要物质支撑体系,是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城市能源设施,主要包括城市电力生产和输电变电等供应设施;城市燃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的生产和供应设施;城市供热生产和供应设施等。能源设施为城市提供动力“血液”,维持着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城市供水及排水设施,主要包括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设施;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水管网设施; 污水的排放和处理设施;雨水等的排放设施。该设施不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还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交通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桥梁和停车设施;地铁、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出租汽车等公共交通设施;交通标志、信号、路灯等交通管制设施;铁路、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等等。良好的交通设施把城市的各个功能区连为一体,为市民的快速出行提供条件。 城市邮电通信设施,主要包括邮政、电报设施;市内电话、长途电话、移动电话、无线电寻呼、电脑联网、电视和广播等设施。邮电通信设施虽然不直接生产实物产品,但是为人们准确而及时地发送和接收信息提供良好的服务,尤其在信息时代,让人们能够及时地调节生产和生活。 城市生态环境设施,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设施,如公园、植物园、绿化带、公共绿地等,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综合利用,公共厕所保洁的建设管理等,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等。环保设施能够通过净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防灾设施,主要包括城市消防、防洪、防震、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人防设施。防灾设施主要是应付城市的突发事件,充分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然,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历史上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扩展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需求,原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新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也将涌现。 ☚ 城市道路管理 城市灾害管理 ☛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指市政公用事业,它向城市居民和各单位提供给水、排水、煤气、供热、道路、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城市基础设施按经营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1)城市道路、桥梁、街道照明、城市排水、防洪设施、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地等设施。分别归市政工程、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部门维护管理,实行内部经济核算。(2) 城市自来水、城市煤气、供热和公共交通等,归市政府的城市建设、公用事业部门领导,实行企业经济核算。 ☚ 城市建设综合开发 城市公用设施 ☛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的给水、排水、污水处理、防洪、供电、通信、煤气、热力、道路,以及城市的公共交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及消防、路标、路灯等设施的总称。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 能源,包括电力生产及输变电设施,煤气厂及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的供应设施,热力生产及供应设施; 水资源开发及供、排水,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设施,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设施,雨水排放设施,污水排放处理和下水管网设施; 交通,包括城市内部交通设施和城市对外交通设施;邮电,包括邮政设施和电信设施; 环境保护,包括防火、防洪、园林、绿化、环境监测设施; 防灾,包括防地面沉降、防风、防雪、防地震以及人防战略设计。另外,广义的城市基础设施还应包括教育医疗保健设施、体育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金融信贷设施、民政管理设施等。 ☚ 配建设施 城市公用设施 ☛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一词英文为Infrastructure,它来源于拉丁文Infra(意为下部、下层)和Structure(意为结构、建筑物)。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经济术语,是20世纪40年代末才出现于经济学文献和著作之中的。关于基础设施的定义在各国的著作中不尽相同。如美国《城市百科全书》认为,“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条件。包括交通运输、通讯、动力、商业设施、住房、学校的娱乐设施”。美国《现代经济词典》这样认为,“基础设施即社会间接资本,包括运输和通讯系统、电力设备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还可以包括人民受教育的水平、社会风尚、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对它指的是国民经济体系中那些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的总体看法是一致的。 基础设施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供水、供电、运输、通讯等“有形”资产部门;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科学、文教、卫生等“无形”资产部门。人们讲基础设施时,一般侧重于狭义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既然是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城市基础设施自然也就是为城市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城市基础设施对整个城市和城市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大系统,一般来说,它由六个子系统构成: ❶能源系统; ❷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 ❸交通系统; ❹邮电通讯系统; ❺环境系统; ❻防灾系统。 ☚ 旧城改造 城市管理 ☛ 00002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