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

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

城市交通是指城市中人和物的转运输送,它是城市的动脉,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等各项功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城市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纽带,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是保证人和货物的流通、维持城市生机的关键,因而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显然,搞好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其多功能的中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这个大系统中,城市交通只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它同其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采取局部治理的方法并不是良策,它的结果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而又牵出另一个问题。只有根据国家的交通政策和规定,结合当地的特点,使城市规划部门、建设部门与各有关经济部门协调起来,实行综合治理,才能将城市中居民的流动和货物的运输在时间和空间距离上缩得较短,才能迅速、安全地取得良好的效益。
关于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问题,我们应当很好地研究交通工程学。这门学科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按照美国交通工程学会的解释,“它是研究道路和街道的规划及交通运营、道路网、车站及与它们相邻接的工地等与交通工具的关系,以使人和物的移动达到安全、有效和便利的目的。”实际上,这门学科就是研究车、道、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使道路通行能力增大,交通事故减少,交通公害降低,即安全、迅速、便利、舒适和低公害。具体说,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如下一些内容:
(1) 交通特性的研究。包括对车辆各种要素的研究,即车辆种类、数量; 小汽车、吉普车数量比重、车辆拥有量与道路长度的比例。大型公共汽车、电车、小汽车、渡船、自行车、三轮车等交通性能的研究; 对道路与车辆关系的研究,包括研究道型线,最小弯道半径和坡度等几何特征,研究交叉口的改良,研究道路环境与交通安全的关系,研究高速公路的作用,研究人口用地与道路状况、道路率之间的关系等。
(2) 交通量与车辆速度的研究。
(3) 交通理论的研究。包研研究交通网的密度、交通量和速度的关系、交通流在交叉点的情况等。
(4) 停止交通的研究。包括汽车和自行车停车场的设置、布局和容量的研究;公共交通工具的始终点和停靠站的研究;港口码头、市内火车站、民航站、长途汽车站布局的研究。
(5) 交通事故和交通安全的研究。
(6) 车辆总辆削减的研究。
(7) 自行车交通的研究。
(8) 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的研究。
(9) 交叉路口交通处理的研究。
(10) 交通规则的研究。如速度规制、超车规制、单向规制、转弯规制、禁行规制等。
(11) 交通工程和环境保护的研究。
(12) 交通工程与能源关系的研究。
可见,交通工程学的理论基础是综合性的,包括交通地理学、交通物理学、交通规划学、交通统计学和交通心理学等。交通工程学的工程技术基础是人体工程、道路工程、运输工程、汽车工程、环境工程、电子计算机工程等。
世界上先进国家研究交通工程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十几年前引进了交通工程学理论。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树立综合治理城市交通问题的观念。按照交通工程学的原理组织城市的交通运输,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城市中吸引人流的集散点、枢纽点,例如大型体育场、影剧院、游乐场、百货商店,以及铁路旅客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大型工厂等,会引起复杂繁忙的交通运输问题。因此,在城市总体布局时不要将吸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过分集中,以免造成交通运输和管理上的困难。对于大型多功能的体育设施在城市中的布局更要注意。由于这类体育设施占地面积大,使用频率低,而且往往布置在城市的边缘,这就导致于一种数量大、时间集中的不均衡的交通。针对这些特点,在规划设计交通集散的过程中,应从城市总体交通着眼,妥善处理建筑物的出入口、公共交通的衔接部分、广场停车场地以及周围道路等方面的关系。大型体育设施附近的路网必须环通,使之具有较大的疏散能力,以避免交通阻塞。对于有大量人流的建筑物,如影剧院、商场的进出口,要避免直接设置在交通干道上。已建成的项目,在交通干道上仍可保留其进口,至于其出口,应按照能在短时间内疏散大量人流的要求,可以分别通过几个邻近支路、小巷疏散人流,以免干扰主要交通干道。另外,还要妥善处理商业群与交通干道的关系,避免在交通干道的两侧或交叉路口设置商业群。
(2) 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调整城市交通运营。城市交通规划只有与居民的出行活动,与货物在市区的流动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符合实际需要。过去,由于我们缺乏对客、货流的动态分析,未能很好掌握城市交通的“源” 和 “流”,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运输现象。例如,有的城市公交路线不符合客流的要求,终点站并不是客流的起点或终点,造成大量乘客在此集散仅是为了换车的情况。为了换乘方便,很多乘客云集于此; 而人来得越多,路线数和配车数就越多。这样发展下去,就形成了每天有几万人在此集散的交通枢纽点,道路交通人为地变为紧张。但若调查一下客流起终点,就会发现真正来此或由此出发的人流,只是这个集散量的小部分,大部分剩客都是由于路线设置欠妥而吸引来的,没有必要在此集散。如果我们掌握了客流方向,就可以通过调整路线来疏解开这类换乘集散点。所以,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认真做好预测工作,对规划和调整公共交通路线系统,改善行车组织,提高运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3) 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运营路线和时间。做好这项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❶实行单向交通。国内外实践证明,交通分流,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减少交通事故。据有关调查,单向交通可使车辆行驶时间缩短22%,停车时间缩减60%。但是,我国目前实行单向交通的城市不多,譬如广州只有二十三条,不到全部道路的十分之一。为此,一些大城市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使用单向交通,以缓和交通拥挤的矛盾。
❷汽车和自行车分道行驶。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大中城市50%以上的交通事故与自行车有关。如果在主、次干道的两侧设置自行车道,用缘带或栅栏隔开,汽车与自行车分道行驶,可以提高行车速度和减少交通事故。据北京、广州等地统计,汽车和自行车分道后,道路的交通事故减少了50%,车速却提高了25%。
❸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城市职工的上下班活动,是城市内部人口流动的基本现象。其特点是流量特大、时间特短。高峰时,人流拥挤成团; 高峰一过,街道疏静如常。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上下班的高峰时刻。可以说解决了城市上下班的高峰运输问题,即解决了大部分城市交通问题。实践证明,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通过延长运输时间来降低高峰的峰值,便可缓和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交通负荷。在一些通往城市工厂区的交通干线上,更应采取这个办法来缓解交通拥挤的矛盾。

☚ 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   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
000013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