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埃德加·斯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埃德加·斯诺1905—1972Edgar Snow美国作家和记者,中国人民的朋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次年首次来华。1933年起在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任教。1936年到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写了《西行漫记》一书,向世界宣传中国革命斗争和红军的长征。新中国成立后,1960、1964、1970年三次到中国访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热情接待。1972年病逝,根据遗嘱,他的部分骨灰被葬在北京大学校园。还著有《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等书,翻译过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等。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1905—1972Edgar Snow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1905年7月19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早年当过印刷所搬运工、药店伙计和铁路加油工,酷爱旅行和阅读探险作品。1922年念高中时曾携友漫游加利福尼亚州。1924年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始为《堪萨斯城星报》撰稿。1927年去纽约,替广告公司工作,也给纽约一些大报写稿,并挤时间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续修新闻学课程。1928年,辗转夏威夷、日本,到达处于革命低潮中的中国。不久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并先后任《芝加哥论坛报》、《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记者。赴中国各地采访,同时访问了正进行着民族独立运动的东南亚国家。1933年下半年起,应邀到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报道并积极支持“一二·九”运动。开始学习中文,参与编纂、出版《活的中国》一书。1936年夏,由宋庆龄介绍,从北平出发,经西安,冒生命危险,访问了陕北根据地,获得大量有关中共领导的革命的第一手材料。同年10月回到北平,迅即写成闻名中外的《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41年,通过美《星期六晚邮报》报道了皖南事变真相,被国民党重庆政府取消了记者权利。同年2月返美。1942年至1946年,任《星期六晚邮报》记者;1943至1953年,成为该报两主编之一。二次大战期间,作为战地记者,曾深入非、亚、欧洲前线,直至到达纳粹德国最后巢穴柏林,报道了第三帝国的覆灭。50年代,屡遭麦卡锡主义迫害,被迫于1959年举家迁居瑞士。1960、1964—1965和1970又三次访华,同毛泽东、周恩来进行了重要谈话,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巨大努力。1972年2月15日病逝于瑞士。根据他的遗愿,一半骨灰安葬在纽约州的哈德孙河旁,一半葬于原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美丽的未名湖畔。毛泽东在唁电中对他作了崇高的评价。著有:《远东前线)(1934),《西行漫记》(1937),《为保卫亚洲而战》(1941),《人民在我们一边》(1944),《苏联力量的格局》(1945),《斯大林需要和平》(1947),《红色中国杂记》(1951),《复始之旅》(1958),《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1962)和《漫长的革命》(1922)。 ☚ 埃贡·埃尔文·基希 热里雅鲍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