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至乐生活指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至乐生活指南》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的重要著作之一。 出版于1806年。当时,德意志帝国已被肢解,普法战争已迫在眉睫,费希特应爱尔兰根大学的聘请作了此篇讲演。该文主要阐明了费希特的宗教观。 费希特在《当前时代的基本特征》(该书原为他1804年所作的讲演)中阐明了他的社会历史观。 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理性的发展,历史的终极目的便是人类自由地发挥理性,实现道德完善,即宗教世界。在《至乐生活指南》中,费希特又继续深入地阐明了这一宗教信仰的内容。 费希特主张内心的至乐和本乎良心的伦理观。他认为,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的行动能取得实际效果。然而,外在成果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使人失望。所以,人只有摈弃对外在成果的指望,不计较成败得失,寻求内心的快乐,与自身本原同一,才能达到至乐。所谓至乐,便是心中充满爱,对上帝和同类充满博爱。爱甚至高于理性,是理性和一切实在的源泉,是生命的唯一创造者。 因此,所谓达到“至乐生活的指南”,便是要求人们忘怀个人利益,提高精神境界,为族类、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献身,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内心的至乐。正像德国诗人海涅所评述的那样,费希特从早期“唯心主义的巨人”滑到后期“弯腰曲背的基督徒”。《至乐生活指南》更是费希特宗教信仰的袒露。 他自己也认为,这才是他所找到的关于存在和生活的真正思辨的最高观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