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dizhen yubao
指对将来要发生的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 (震级) 进行预报。大地震是 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所以,地震预报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问题。地震预报分以下几种: 长期预报——十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震情况预报; 中期预报——对一、二年或二、三年内地震活动的预报; 短期预报——对几天到半个月内将要发生的地震的预报;临震警报——是对24小时或几小时内即将发生的地震的预报。中长期预报是一种地震活动趋势估计,虽不能准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但对工业交通等重要工程建设,事先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发震趋势和烈度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而短期和临震预报对组织人民进行防震、抗震和抢险救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地震预报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❶地震区域划分: 又叫地震危险区划分,用符号将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及未来地震的最高烈度值表示在图上,作出全国或地区的地震区域划分图。如图,这是全国地震区划图。这种图件对于中长期地震预报和布署国民经济计划及各种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震区划图 (1956)
❷地震地质构造分析: 大地震的发生多与地质构造有关,所以搞清地质构造是地震预报的基础,特别是活动断裂的拐点、端点、交叉点及中断部位与地震活动关系非常密切。
❸历史地震分析: 充分利用和研究大量历史地震资料,可以编制出地震区划图、强震震中分布图、等震线图等重要图件,从而确定地震分布情况、划分地震带,推测地震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推测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强度和地点。
❹地震前兆研究: 地震之前有不少自然现象发生异常变化,称为地震前兆。有一些异常现象是与地震有内在联系的,有些现象和地震之间的关系暂时还不清楚。对地震前兆的研究是目前地震预报的主要工作之一。目 前主要研究的地震前兆有: 地应力测量、地形变测量、地磁测量、地电流测量、震前小震观测、地下水异常观测、动物异常反应、地声、地光观测等。我国地震预报工作发展很快,目前已有专业地震台几百个,地震预报、防震抗震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但是我们对地震的预测预报水平还需要在理论上方法上不断提高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