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缘政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缘政治通常指地理环境、经济和人口等物质因素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尤其是对外政策的影响。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是研究自然环境与政治关系的一门学科。亚里斯多德就提到环境对政治的影响。这一学说正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拉采尔和豪斯浩佛,瑞典的契伦,英国的麦金德以及美国的马汉等。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最初使用“人类地理学”的概念,把地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综合到一起。后来由此而派生出一门新的学科——政治地理学,它把人类国家和世界都当作一种有机体来加以考察; 国家被视为一种具有一定空间的生命机体,它也会生长、收缩和死亡,强大国家只有在不断扩张中才能获得生存。20世纪初,瑞典地理学家契伦第一次提出地缘政治学的概念,用以描述国家权力的地理基础。此后,地缘政治学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等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理论。而德国法西斯地缘政治学者卡尔·豪斯浩佛的说法是,地缘政治学是利用地理知识来支持和指导国家政策的一门艺术。对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有重大影响的地缘政治理论有: (1) 马汉的海权理论: 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地缘政治学者。他十分强调制海权对国际政治的意义,因 而被称为海权主义者。马汉认为,谁能有效地控制海洋和海洋战略通道,谁就会成为世界强国,而要称霸海洋,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与海峡的控制。(2) 麦金德的“心脏地区”说: 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宣称,欧亚非三洲为“世界岛”,自东欧至中亚地区为世界岛的心脏地区,谁统治东欧即能控制心脏地区,谁统治心脏地区即能控制世界岛,谁能统治世界岛即能控制世界。(3) 豪斯浩佛的“生存空间”理论: 1923-1927年间豪斯浩佛主编的《地缘政治学》杂志,提出“大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德国是“工场”,其他国家则是“大日尔曼”的农业原料产地。这些理论曾为希特勒所利用,成为德国法西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 ☚ 共同声明 过境停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