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地理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地理壳

地理壳diliqiao

地球物质表面上下一定范围内的三维客体,亦即地球的地理外壳。地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其构造上的垂直成层性,地球内部和外部周围的宇宙空间是由一系列呈同心圆排列的圈层或壳层组成的,这些圈层被统称为地圈(geospheres)。在地球表面附近,组成地圈的各子圈层——岩石圈(地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文圈(社会经济圈)之间,不仅在空间层位上交叠、渗透,而且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相互作用,逐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圈层,因它具有特定的地理特征和意义,被视作地球的地理外壳,并一直作为地理学特别是普通(全球)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壳这一概念源于苏联地理学界,1910年彼得堡大学教授П·И·布罗乌诺夫提出了新的见解,即地球的外壳乃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球面——“外部地壳”。四年以后,Р·И·阿波林提出类似的概念——“表成体”。过了不久,苏联普通自然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A·A·格里高里耶夫正式提出“自然地理壳”的概念,后来被简称为“地理壳”,并出现了与地理壳内涵基本一致的名称,如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地球表层、生物发生圈等。目前,关于地理壳存在的客观性已得到大多数地理学家的承认,但在垂直范围的划定、内涵和特性的理解以至名称的表述方面仍存在不少分歧。就垂直范围而言,较多的人倾向于把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底部约15~20公里的范围作为地理壳的垂直范围,同时指出,地理壳的上下限具有过渡性和模糊性,而且在极地和赤道,陆地和海洋其厚度有明显差异。但也有一部分地理学家认为,地理壳应仅是地球表生作用环境的范围,在这一范围内,在太阳热能、水分、空气和生物有机体的影响下,发生直接和活跃的变化,厚度仅仅只有数十至数百米,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地理学家C·B·卡列斯尼克和我国学者牛文元,后者还改称地理壳为自然地理面。

☚ 区域综合自然地理学   表成地圈 ☛

地理壳

包括地球的大气圈和岩石圈的一部分以及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也叫“景观壳”、“地理圈”或称“地球表层”。通过各种物质循环,使岩石、气候、水体、生物和土壤等组成成分之间彼此进行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伴随着信息的转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的系统;还接受来自地球内部和外层空间输入一定的能量,以维持其各组分和外区域间平衡的有序结构,并保持平衡状态;这里是生命过程活跃的场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