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在调整中发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在调整中发展

在调整中发展

1949年以前安徽高等教育极端落后,仅有国立安徽大学、省立安徽学院和省立工业专科学校3所学校。1952年开始,安徽省高等学校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院系调整,由上海迁至安徽的私立东南医学院改为公立,更名为安徽医学院,校址由怀远县迁至合肥市;安徽大学经济系调往复旦大学,园艺系调往浙江大学农学院,法律系调往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南京大学、金陵大学蚕桑专修科调进安徽大学,同时将由皖北文艺干校、皖北黄麓师范、皖南师范专科班合并而成的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安徽大学,成立师范专科部。调整后的安徽大学改设师范、农学两院。1953年暑假,安徽大学第二次系科调整,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三年级学生调入该校化学系,安徽大学数学系、物理系、教育系、历史系三年级学生调往华东师范大学。1954年2月,按照政务院有关决定,安徽大学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建校,农学院由芜湖迁至合肥市,建立安徽农学院,校本部改为安徽师范学院。195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合肥矿业学院,校址迁至合肥市。1956年秋,在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合肥师范专科学校。从1949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末,安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了稳步发展。到1957年底,全省高校增至5所,在校学生8632人,全省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大专生2.59人;教职工2569人,其中专任教师1310人。高教事业经费697.5万元,占全省财政支出2.03%,高校基建投资227.5万元,占全省基建投资0.86%。
1958年下半年安徽又新建了29所高校,使全省高校由1957年的5所猛增至34所,在校学生达1.62万人。1959年5.月,省委发出《关于建立8所专科学校的通知》;6月,省委批准再新建13所高校。到1960年底,全省每个地区有1所师范专科学校。省会合肥市新建了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交通学院、轻工业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合肥矿业学院改称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全省高校发展到44所,在校学生达2.3万人。此后,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省委根据这一方针,坚决纠正了1958年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超越实际可能的做法,对高教事业进行了调整和必要的压缩,使之与当时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经过调整充实,到1965年底,全省有高等学校15所,在校学生1.93万人;全省平均每万人口中本、专科生5.88人;教职工总数8042人,其中专任教师3361人,分别是1949年的18.7倍和20倍;高教事业经费996.2万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68%。“文革”前17年中,安徽省高等学校共为国家培养研究生41名,本、专科毕业生3.98万人。

☚ 一 发展概况   “文化大革命”使全省高教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
000024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