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牛tǔ niú泥牛。立春时塑,象征春天农耕开始。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曹松《客中立春》: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 ![]() ![]()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春 > 土牛 土牛 tǔniú 土製用於迎春耕之牛。上古於農曆十二月作土牛以送寒氣。後俗於立春日造土牛,以勸農耕,象徵春耕之始。《禮記·月令》:“命有司,大難旁磔,出上牛,以送寒氣。”鄭玄注:“此月之中,日曆虚危。虚危有墳墓四司之氣,爲厲鬼,將隨强陰出害人也,旁磔於四方之門。磔,攘也。出,猶作也。作土牛者,丑爲牛,牛可牽止也。送,猶畢也。”《後漢書·禮儀志上》:“立春之日……立春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至立夏。”宋·陸游《春日》詩:“老夫一卧三山下,兩見城門送土牛。”清光緒九年《嚴州府志·典禮》:“每歲,建德縣承值各事預期造土牛、芒神。春前一日,知府率僚屬常服,俱鼓樂出東關……至府儀門外,芒神安東位,上牛安西位。” 土牛 土牛土制的牛,即春牛。古代于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后于立春造土牛,以劝农耕。象征春耕开始。宋陆游《剑南诗稿》二《春日》:“老夫一卧三山下,两见城门送土牛。”迎春时还鞭打春牛以示迎春之意。唐元稹《长庆集》十五《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唐常惟坚《立春出土牛赋》:“裂金火以取诸助气,策土牛以示乃发生。”——裂取金中之火来帮阳气,鞭打春牛来表现春耕开始。 ☚ 土囊之口 湍濑 ☛ 土牛tǔ niú土制的牛。古代于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后于立春造土牛以劝农耕。陆游《春日》:“老夫一卧三山下,两见城门送~~。” 土牛即“蚁蛉”幼虫。 土牛 土牛古时在十二月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的礼仪。《月令章句》:“是月 (指季冬之月)之昏建丑,丑为牛。寒将极,是故出其物类形象, 以示送达之, 且以升阳也。” ☚ 案户 大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