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木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土木香 土木香 tǔmùxiāng 亦稱“青木香”、“土青木香”。菊科植物土木香的乾燥根。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稍彎曲或扭曲,深棕色。主治胸腹脹滿疼痛,嘔吐泄瀉,痢疾。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木香》:“江淮間亦有此種,名土青木香。”宋·寇宗奭《本草衍義·草部·木香》:“嘗自岷州出塞,得生青木香,持歸西洛。葉如牛蒡,但狹長,莖高三四尺,花黄,一如金錢,其根則青木香也。生嚼之,極辛香,尤行氣。” 土木香药名。 土木香elecampane inulaInula helenium L. ,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原产欧洲。现中国江苏、浙江、河北、四川等省都有栽培。根茎块状而有分枝。叶宽椭圆状披针形,叶背有白色厚茸毛。头状花序少数,排成伞房状;缘花舌状,雌性;盘花管状,两性,花冠呈黄色。瘦果5面形,有沟,无毛。冠毛污白色。花果期7~10月。根含菊糖、挥发油。入药,具健胃、驱蛔虫、祛痰、利尿等作用;是家畜驱虫良药。 土木香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根茎块状,有分枝。茎直立,粗壮。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黄色。花期6—9月。产巩留等县。具有行气止痛的功能。药用根。主治消化不良、腹满胀痛,菌痢、胸闷胀痛,有利尿、祛痰等功效。 土木香tǔmùxiāng中药名。出宋·苏颂等《本草图经》。别名祁木香。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 的根。主产于河北、浙江、四川等地。辛、苦, 温。行气止痛, 健脾和胃, 驱虫。治脘腹胁肋胀满疼痛, 呕吐, 泄泻, 痢疾, 蛔虫病。煎服: 3 ~ 9 克。本品含挥发油, 其主要成分为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二氢异土木香内酯等。土木香内酯及其衍生物有驱蛔作用, 体外有较强的抗结核杆菌作用。土木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土木香 土木香土木香,又名青木香、祁木香、藏木香。始载于《本草图经》。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的根。主产于河北、浙江、四川等省。 ☚ 木香 青木香 ☛ 土木香 土木香蒙古名玛奴、玛奴巴达拉、高雅·阿拉坦—都斯勒其其格。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的干燥根。霜降后地上部分枯黄时采挖,除去泥土,洗净后将根截成3寸长段,粗者纵切,晒干,撞去须根及粗皮即得。 ☚ 接骨木 块根糙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