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壤化学诊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壤化学诊断diagnosis of soil chemistry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与参比标准比较判断养分丰缺的方法。作物需要的矿质养分基本上都是从土壤中吸取,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早在19世纪初,英国著名化学家汉弗莱 · 戴维(Humphry Davy)在他的《农业化学原理》(Elements ofAgricultural Chemistry)一书中载:“如果土壤的产量很低,则贫瘠的原因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土壤化学分析用于判断土壤养分状况的最早工作大概在那个时代已经开始,不过实际运用于生产大约是20世纪20~30年代。此后半个多世纪来,土壤化学诊断一直是指导施肥实践的重要手段。土壤化学分析可分常规分析和速测两类。由于土壤养分的全含量与有效含量之间并不都具相关关系,用于诊断目的的分析一般只分析有效养分,除非某元素的全含量与有效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所以,即使是实验室的正规分析也以有效养分为主。诊断指标的确定其基本方法与植株化学诊断相同,即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与作物产量关系划分养分等级,通常分为三级,以高、中、低表示。“高”——施肥不增产,其中可再分出“极高”——超过一般所见的高含量;“中”——不施肥可能减产,但减产幅度不超过20%~25%;“低”——不施肥显著减产,减产幅度>25%,其中又可分出“极低”,减产>50%。土壤养分临界值与植株养分临界值不同之处是植物养分临界值极少受地域、土壤的影响,而土壤临界值则受土壤pH值、质地等的显著影响,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作物从粘土吸收养分比从砂土中吸收要难,作物吸收某一定量的养分,所需的临界值(浓度)粘土比砂土高。通常土壤诊断标准的建立可和植株诊断标准同时进行。提高土壤化学诊断可靠性的技术环节有正确的采样技术;浸提剂选择;指标运用等。采样除遵循常规采样要求外,在缺素症应急诊断中,应采用有典型症状植株根际的土壤,同时采取正常植株的根际土壤样本作对照。对于果树等深根作物,应考虑分层取样。浸提剂选择原则是首先考虑土壤反应,碱性土壤一般不能用酸性浸提剂;其次是要求浸提的养分与作物生育有良好的正相关,同时尽可能具有通用性,如交换性养分用NH4OAc,水田土壤速测用Na2SO4。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