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鲁子清乾隆年间 (1736年~1795年)产生的民间反清秘密武装组织。又作 “咽噜子”、“咽噜党”、“啯党”,地主阶级诬称为 “咽匪”、“咽噜匪”。参加者为贫苦和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劳动人民,以川东、川北的大巴山老林为活动地区。一般以数十人为一伙,多则以千百人为一伙。四川方言称一伙为 “国鲁子”。入伙时结拜割发辫以志反清,共同约定遇难不许散伙; 推举 “才技过人” 者为首领,称 “老帽”、“帽顶”。彼此以兄弟称,团结互助。常常带刀持棍,袭击大户豪门,抗击官兵,聚散自由,行踪不定。先后参加川楚白莲教起义,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及义和团运动,活动近2个世纪,至光绪年间 (1875年~1908年) 才逐渐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