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情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情教育guóqíng jiàoyù

使受教育者了解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及综合国情的教育。

国情教育guóqíngjiàoyù

使受教育者了解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及综合国情的教育。
 ◇ 国情教育是当务之急。(解放日报.1987.11.18)
 ◇ 近年来,这些历史遗址遗迹成为了该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的丰富资源。(人民日报.2000.11.8)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

使人们了解国家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教育。国情是一个国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条件和生存条件的总和。其本质的东西是生产力的性质及水平,相应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前二者相应的思想文化、社会心理状况。它包括一国文明的状况,即浅层的直观的物质文明状态,如自然条件,土地人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等;中层的半直观的制度文明状态,如社会和国家组织状况等;深层的隐蔽的精神文明状态,如民族心理、思想文化传统等。它主要表现为一国社会发展到了哪个文明阶段。我国国情的本质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现代社会的初级阶段。从某些特征看,我国已进入现代社会,从奋斗目标看,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建立发达的现代社会,而从总体看,我们还远未完全进入现代社会,即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生产方式在我国还广泛存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古代生产关系遗存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反映上述状况和关系的古代社会心理、思想文化传统的遗存还严重地存在着。另一方面,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制度,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要求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快走上完善的社会主义阶段,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正是基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比较准确的认识,才制定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教育人们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对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小学阶段,国情教育应按照总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原则,以及由浅入深、坚持不断、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成就和优良的历史传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美好前景,树立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和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民族等方面的国情和国策,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奋发图强,艰若奋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精神。学校国情教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其主要途径或形式是各科教学,有关学科应根据各自的特点,有所侧重,有机地结合进行,避免简单重复和贴标签。

☚ 德育目标与目标体系   社会主义教育 ☛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guoqing jiaoyu

使受教育者正确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从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愿为祖国昌盛繁荣献身的教育。青少年知识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弱,片面性较大,易从多种渠道受到各种不同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加强国情教育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进行国情教育应做到:
❶用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史实进行教育。使学生知道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炎黄子孙,在人类的进化史上起过杰出的作用,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原子弹、氢弹、导弹、大型电子计算机、人工合成胰岛素、超导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百余年来在有些方面我们落后了,这是封建制度束缚和帝国主义侵略带来的恶果。让学生知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的历史。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打破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孤立、封锁和挑衅过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史实。让学生能从近代史的史实中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颠扑不破的客观真理。
❷在两种社会制度本质对比中进行教育。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在40多年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多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得到反映。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繁荣昌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世界较我们富有,从实质上看,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着深刻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从发展上来看,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
❸实事求是与激发责任心相结合中进行教育。我国的自然国情(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和人文国情(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的现状,只能激励有志者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拼博向上,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从而激发每个成员的公民责任。
❹寓国情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渗透在师生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国情教育经常化。

☚ 个别教育   教学 ☛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Guoqing jiaoyu

90年代初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改革。1989年的政治风波后,国家教委在强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加强国情教育问题,并组织编写了《国情教育读本》。1991年3月江泽民同志致信李铁映、何东昌同志,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国家教委遵照这一指示,制定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及中小学政治、历史、地理和语文科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行),作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国情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该《纲要》明确了国情教育的重点,即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认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是封建王朝的腐败;认识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了解我国资源、人口、民族、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了解新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认识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国情教育现已经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在各地学校实施,并且将进一步经常化、制度化。

☚ 集中识字试验   马芯兰数学教学法 ☛
000007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