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制陶技术
陶器制作是人类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距今约九千多年前的桂林甑皮岩居民就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陶器制作主要的工艺流程:❶选择合适的陶土,并淘洗掉杂质。
❷在陶土中加入砂粒或蚌壳粉粒等羼和料,以增强粘土的粘结力,提高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
❸以手制或轮制的方式制成坯形,并于器物外壁拍印花纹。
❹将坯形放入窖内或平地以柴火堆烧。广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极少完整器,多系残片。其器形计有鼎、釜、壶、罐、碗、豆、杯、坛、纺轮等。多数为圆底器。其胎质以夹砂粗陶为主,也有泥质陶。其纹饰以绳纹为主,也有篮纹与划纹。其颜色主要有红色、灰色等,也有红、灰混杂的。陶土原料内的金属铁在氧化焰焙烧下,转化为三价铁(Fe+3)而显红色。在烧制后期,控制火焰为还原焰,陶土中的铁多转为二价铁(Fe+2)而呈灰色或灰黑色。估计当时是以手制为主,多是采用平地堆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