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史嚚①曰:“虢②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③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④德,其何土之能得?”(《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注释 ①史嚚(yín):一个叫嚚的太史。②虢(guó):虢国。③壹:一心一意。④凉:浅薄。 译文 史嚚说:“虢国恐怕就要灭亡了吧!我听说:国家将要兴起,会听取百姓的意见;将要灭亡,就去听从神灵的差遣。神灵,聪明正直而又一心一意,它会按照不同的人而办事。虢国尽做缺德之事,又能得到什么土地呢?” 感悟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本是一个朴素的道理,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引以为鉴。古人认为神灵“依人而行”看到了“人为”的意义,非常可贵。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将要兴盛的国家,听从的是民意;将要衰亡的国家,乞求的是鬼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国家将要兴盛时,听信的是民意;国家将要衰亡时,听信的是鬼神。指顺应民意才能使国家兴盛。语出《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例] 虢祭神而亟亡,赵婴祭天而速灭,此盖所谓神不歆其祀,民不即其事也。故鲁史书曰:“~。”(汉·王符《潜夫论·正列》)|张氏曰:“传曰:‘~。’三苗之俗,以诅盟为事,是听命于神也,奸人将假此以作乱。”(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四〇)|“~”……这些论断涉及神与民、神与德、神与族的关系,强调民事和德行的重要性,我们很熟悉它们在思想史上的意义。(陈来《早期中国文化中经典的成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