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形的设计topographic design of parks and gardens在园林范围内按功能与艺术要求,预先作出对地形处理的实施方案、图样等。园林地形是人们借自然地貌,依照设计者的意图,构思并经艺术加工形成的景物或形成其他景物所必需的基础,使整个园林赖以存在。地形的设计要考虑使之高低错落,曲折迂回,空间分隔和沟通等艺术效果,人为安排景观时,要考虑便于设置各景区与布置道路交通,组织人流等功能。 园林地形的塑造是一种造型艺术,中国传统园林的地形处理手法可概括为如下几点。❶师法自然:园林地形的塑造,一方面要学习和模仿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另一方面要学习中国传统的掇山理水手法,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用传统的手法去加工或改造自然素材,以真为假,做假乱真。使园林地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❷成竹在胸,地貌自然合理:园林山水的创作如文章的构思,要有命题,有起讫开合,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等。在布置山水时,对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状、大小、高深,山与山之间,山与平地之间,山与水之间的关系等,作通盘考虑。造山理水犹如作画,设计者须胸有丘壑,才能布置自如。 ❸统筹全局,景物相得益彰:园林地形的处理,除注意其本身的造型外,还要考虑为园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设施创造适合的场地,施工时注意保留好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长。在造景方面,地形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 近代园林地形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取得城市建设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使园内的地形高度与周围环境协调。处理园林地形应该遵循顺应自然,因高就低,利用原地形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在满足园林建设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要与设计意图的艺术构思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园中各种设施和景物的布置尽可能利用原地形。对不合要求的局部,应根据设计意图加以改造或补充。地形的设计应避免破坏自然地貌,又不可为艺术而艺术。中国古典名苑中有不少因地制宜的佳例。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园林地形的设计是地形改造全过程的前奏。地形改造大致可分相地、设计、施工三个步骤。在这之前,还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如原地形测量、周围规划与现况的图纸及水文、土壤、气象等资料。相地,即现场踏勘,详细了解整个园基的情况,其任务有二:一是对照检查地形图的精确度;二是观察地貌、地物,把有利用价值的地点标记在图上,以备设计时参考。地形设计是园林总体规划和进一步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设计图应单做,其比例尺与其他图纸相同,这样可以方便土方量的计算和施工图的制作。园林地形设计工作以后必须进行土方量计算。计算土方量要明确挖方和填方的具体数量,并预示挖、填土方量能否在园内就地平衡。常用断面法(等高面法)或方格网法计算。前者适用于自然山水园的计算,后者则宜于大面积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土方工程设计是地形改造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中应有具体的土方施工图,指明土方挖填位置、深度与运输平衡的路线等,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在园林地形设计图纸中,山体、水体的位置、形状、高深及地貌状态主要用等高线表示。园林地形设计图纸的要求如表所示。
园林地形设计图纸要求 图 别 | 图 纸 比 例 | 表达内容 | 土方量 计算要求 | 备 注 | 地 形 规划图 | 1/1000~ 1/2000 | 山体、水体的位置 和大致范围、形状和 高度,工程量较大或 地形较复杂,辅以文 字说明 | 估 算 | 等高线高差 1~2m | 地 形 设计图 | 1/200~ 1/500 | 山体、水体的具体 位置、形状、高度(或 深度),园路场地等 的标高、坡向、变坡 点标高、岸坡坡度及 建筑地坪标高等 | 计 算 | 等高线高差 0.2~0.5m | 地 形 施工图 | 1/200~ 1/5000 | 施工标高、坡向、 坡度、附土方调配 图,指明土方调配方 向,数量、距离等 | | |
有时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的改造和利用情况,也可以把地形设计做成模型,明确设计者的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