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使者不法案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回纥使者擅自出鸿胪寺,掠长安百姓之女。当所司制止时,反被其殴打。又以三百骑犯金光、朱雀门,守门者不敢禁止,只是紧闭宫门。代宗派中使刘清潭晓谕之,回纥乃止。按唐律,掠人女子为妻妾者,徒三年;私闯宫门者,徒三年。然朝廷不治其罪。同年七月,回纥使节又擅出鸿胪寺,追逐长安县令邵说至含光门街夺其马,邵说不敢争,乘它马而去。大历九年九月,有回纥人擅出鸿胪寺,白日杀人,有司将其擒获。依律,故意杀人者斩,而代宗释之不问。大历十年九月,又有回纥人白日刺杀市肆中人,肠子流出。依唐律,双方互斗中以兵刃伤人者,徒二年;不因斗而以刃伤人者,徒二年半;如属有意杀人,只伤未死者,处绞刑。该犯当即被有司逮捕,关押在万年县狱中。尚未判罪,其酋长赤心驰入狱中,砍伤狱吏,劫走该囚。代宗亦不问其罪。唐律规定:化外人(境外人)在唐境犯法,当依唐朝法律治罪。但当时回纥恃助唐平叛(安史之乱)之功,骄横不法,而朝廷虚弱,不敢得罪,故一味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