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溟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溟集

四溟集

诗别集。明谢榛作。榛号四溟山人,故名。原为二十四卷,后明盛以进重编为十卷。卷首附《诗家直说》(即《四溟诗话》)二卷。榛作诗长于近体,工力深厚,句响字稳,如《居庸关》、《渡黄河》、《野兴》等,均意境开阔,格调较高。论诗以格调为宗,语多迂腐。有明万历四十年刻本。

☚ 升庵集   蠛蠓集 ☛

四溟集

诗集。明人谢榛(1495—1575)撰。十卷。榛有《四溟诗话》已著录。是编刻于万历四十年(1612)。十万余字。榛极力主张模拟盛唐,鄙视宋人。但他取径较宽,以为盛唐十四家“咸可为法”,重视情真,不模拟太甚,与李攀龙相异。然过于追求“警句”,致使其诗往往仅得佳句而难见完篇。多有反映遍游诸藩之间,生活漂泊动荡之苦。部分诗如《塞上曲四首》、《胡笳曲》、《九月雪》、《冬夜闻笛》等,既描绘出“吹落梅花雪满山”,“菊花含冻不成秋”的塞外风光,亦表现出塞外人“弯弧仰射双雕下, 日晚穹庐带雪归”的风貌。有《四库全书》本,《问影楼丛刻初编》本,题名作《四溟山人诗集》。

四溟集

十卷。明谢榛(1495—1575)撰,谢榛,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省)人。年十六作乐府商调,少年争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诗。李攀龙、王世贞组织诗社,榛为长,攀龙次之,并为“五子”、“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见《列朝诗集小传》)。后为攀龙等排斥,客游诸藩王间。著有《四溟集》、《诗家直说》、《四溟诗话》等。其诗颇受时人推重,近体更为人们叹赏,以律、绝见长。据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卷七记载,《四溟集》在赵府凡三刻。首刻于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题名为《四溟旅人集》,康王序之,凡四卷。傅增湘曾于文友书坊见之,今已不存。二刻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题名为《四溟山人全集》,凡二十四卷。原题:“东郡谢榛著,东郡苏潢、赤城陈养才同校,东郡张秀彦同阅,新安程兆相详校。”刻本版心上方有“赵府冰玉堂”五字。前面除有康王序外,还有万历二十四年 (1596年)康王曾孙恒易道人序,嘉靖二十五年 (1546年) 苏祐序,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张泰征序,以及刑云路序。后有苏潢、陈善才、程兆相跋。集中卷一为五言古体,卷二、三为七言古体,卷四至卷十为五言律诗,卷十一至卷十五为七言律诗,卷十六为五言排律,卷十七为七言排律,卷十八为五言绝句,卷十九、二十为七言绝句,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为 《诗家直说》。三刻于万历三十二年 (1604年),是就万历二十四年刻本重加校订,仍为二十四卷本。万历四十年(1612年),盛以进依赵邸旧本重为选辑修订,题名为《四溟山人诗》,凡十卷,另有《诗家直说》二卷则置之卷首。实际是将二十四卷本中每二卷合为一卷。《四库全书》即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取其诗十卷,将《诗家直说》移至诗文评中。现存有明万历年盛以进刻本及 《四库全书》本。

四溟集

四溟集

别集名。明谢榛(号四溟山人)作。24卷。有明万历刻本。万历间盛以进重编本10卷,并附《诗家直说》(即《四溟诗话》)2卷于卷首。《四溟集》中所收其诗歌创作,有两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因他长期转徙于公卿、藩王之间,过着类似乞讨的生活,所以其诗经常抒发他飘游中的凄苦情怀;二是由于他长期游历秦、晋、燕、赵,所以塞外风光常出于笔端。他善长近体,五律更优。

☚ 申培   四件喜事 ☛
000011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