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任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任脉 会阴Huìyīn(RN 1) 【定位】 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昏迷,癫狂,小便不利,痔疾,遗精,阳痿,脱肛,月经不调。 【操作】 直刺0.5~1寸;孕妇慎用。 曲骨Qūgǔ(RN 2) 【定位】 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 【主治】 少腹胀满,小便淋漓,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操作】 直刺0.5~1寸;孕妇慎用。 中极Zhōngjí(RN 3)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主治】 癃闭,遗尿,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带下。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关元Guānyuán(RN 4)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主治】 少腹疼痛,腹泻,痢疾,脱肛,疝气,尿闭,尿频,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不孕,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 【操作】 直刺1~2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石门Shímén(RN 5)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主治】 腹胀,腹泻,痢疾,腹痛,水肿,疝气,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止。 【操作】 直刺1~2寸;孕妇慎用。 气海Qìhǎi(RN 6)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主治】 腹痛,腹泻,痢疾,便秘,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虚脱。 【操作】 直刺1~2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阴交Yīnjiāo(RN 7)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主治】 腹痛,水肿,疝气,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 【操作】 直刺1~2寸。孕妇慎用。 神阙Shénquè(RN 8) 【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 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水肿,虚脱。 【操作】 一般不针,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盐灸法。 水分Shuǐfēn(RN 9)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主治】 水肿,小便不利,腹痛,腹泻,胃反吐食。 【操作】 直刺1~2寸;水病多用灸法。 下脘Xiàwǎn(RN 10)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主治】 腹痛,腹胀,腹泻,呕吐,食谷不化,虚肿,消瘦。 【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建里Jiànlǐ(RN 11)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水肿。 【操作】 直刺1~1.5寸。 中脘Zhōngwǎn(RN 12)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 胃痛,呕吐,吞酸,腹胀,腹泻,痢疾,呃逆,黄疸,咳喘痰多,癫狂,失眠。 【操作】 直刺1~1.5寸。 上脘Shàngwǎn(RN 13)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主治】 胃痛,呕吐,呃逆,腹胀,吞酸,食不化,癫癎。 【操作】 直刺1~1.5寸。 巨阙Jùquè(RN 14)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主治】 癫狂癎,胸痛,心悸,胃痛,呕吐,吞酸。 【操作】 向下斜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肝脏。 鸠尾Jiūwěi(RN 15)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主治】 癫狂癎,胸满,心悸,心痛,腹胀,呕吐。 【操作】 向下斜刺0.4~0.6寸。 中庭Zhōngtíng(RN 16)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隙,即胸剑结合部。 【主治】 胸胁胀满,噎嗝,呕吐,小儿吐乳,心痛,梅核气。 【操作】 平刺0.3~0.5寸。 膻中Shānzhōng(RN 17)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 咳嗽,气喘,胸闷,心悸,呃逆,产后乳少。 【操作】 平刺0.3~0.5寸。 玉堂Yùtáng(RN 18)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隙。 【主治】 咳嗽,气喘,胸闷,胸痛,乳房胀痛,呕吐。 【操作】 平刺0.3~0.5寸。 紫宫Zǐgōng(RN 19)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隙。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 【操作】 平刺0.3~0.5寸。 华盖Huágài(RN 20)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隙。 【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咽喉肿痛。 【操作】 平刺0.3~0.5寸。 璇玑Xuánjī(RN 21)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胃中积滞。 【操作】 平刺0.3~0.5寸。 天突Tiāntū(RN 22) 【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嗝。 【操作】 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0.5~1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廉泉Liánquán(RN 23) 【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 舌强不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操作】 向舌根斜刺0.5~0.8寸。 承浆Chéngjiāng(RN 24) 【定位】 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 口,齿龈肿痛,流涎,暴喑,口舌生疮,癫狂。 【操作】 斜刺0.3~0.5寸。 弯针及其处理 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进针时的方向和角度,伴有提插、捻转及出针困难,或患者感觉疼痛为弯针。 轻度弯针,可按一般出针法将针慢慢地退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针弯的方向,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