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四柱册、奏销册。中国封建时代官府办理钱粮报销或离任移交时编制的清单表册。四柱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旧管”加“新收”减“开除”等于“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期初结存”加“本期收入”减“本期付出”等于“期末结存”。宋代初期已广泛运用按“四柱”计算本期结存的方法,称“四柱结算法”。以后历代沿用,逐步发展,成为传统的中式簿记。
四柱清册
在“四柱结算法”具体运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会计报告形式。是中式簿记中在帐簿和各种表册内,按“四柱”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计算本日或本期结存的一种方法。四柱结算法在我国唐代已有萌芽。在宋代得以广泛运用。官府在办理钱粮报销或移交手续时,一般都运用“四柱结算法”编制会计报告或移交清单。这种会计报告或移交清单就称为“四柱清册”。所谓四柱,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涵义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四柱之间的结算关系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在四柱中,每一柱都反映着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各柱相互衔接形成整体,不但彼此具有相互核对的作用,而且可以总括表现某一特定会计核算内容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