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四川省科委领导的综合性科研单位。在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978年创建。设国土遥感、生物、矿产、能源、制图等研究室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开发总公司、四川省菌类资源开发公司、四川省自然资源技术开发公司、印刷厂等经济实体。职工160余人,科技人员占75%,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4人,中级研究人员45人。主要从事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地、水、矿产、能源、旅游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研究,提供上述诸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生产、经营一些自研高新产品。研究特点是多学科联合攻关,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用性、非传统性,独具特色,“小科研大开发” 的体系正在形成。已研究和生产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如颗颗灵、红肉猕猴桃、紫杉醇、生化复合肥等,其中颗颗灵及埋植技术突破性解决了果树缺铁黄叶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深受广大果农欢迎。建所10多年来,承担国家、省、部重大科研项目120多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其中获国家、部、省重大科技成果奖36项,获专利技术4项。1991年~1995年共发表论文135篇,主编或参加编写篇作9部。同瑞典、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团体有广泛联系与合作。合作项目均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或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