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川卢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川卢比

清末民初,限于川、滇、西藏等藏卫区行使的银币。又称川铸藏洋 (炉关)。光绪十九年 (1893年),清廷与英国签订 《藏印续约》,允许在亚东开埠。次年亚东正式开关,为英帝 “通商” 和卢比入侵进一步敞开了门户。印度卢比不仅在西藏地区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通货,而且逐步入侵到打箭炉一带,控制着黄金、白银、制钱的任意贬值。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打箭炉同知刘廷恕以 “印币亡边” 论吁请政府采取抵制措施,并几度赴省城,力请川督铸造在藏区通用的银币,以抵制印度卢比的影响。川督初以恐引起外事为虑,未予批准。至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始默认以藏局之银试铸与卢比重量相同的三钱二分银币,正面铸有 “炉关” 两字。土法铸造,数量不多,属纯银,民众乐于使用,供不应求。光绪三十年 (1904年) 遂改由成都银元局铸造,并改币模,仿印度卢比式样、重量、质量,以机器制作,正面铸光绪帝头像,背面有 “四川省造” 四字,川铸藏洋铸量大增,后又在康定铸造,从光绪二十八年至民国31年 (1902年~1942年),先后共铸造2550万元~2750万元,经运送至川边藏区发行。有力地抵制和削弱打击了印度卢比的入侵,满足了汉、藏商民的需要,汉夷贸易称便。

四川卢比

四川卢比

中国最早铸有人像的银币。四川省成都造币厂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铸造。此举旨在抵制印度卢比在四川境内的渗入。四川卢比和印度卢比的重量、大小、图案式样十分相似。前者有一卢比、半卢比和1/4卢比三等,重量分别为3钱6分、1钱6分和8分。按币材,主要是银币,也有少量金币和铜币。币面是光绪皇帝载湉的侧面头像,背面有“四川省造”四字,周围环绕花草纹饰。这也是中国唯一有帝王像的银币。

☚ 西藏“章嘎”币   银角 ☛
四川卢比

四川卢比

清末的一种银币。为抵制印度卢比在西藏流通,四川铸造银元厂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开始铸造仿印度卢比的银元。印度卢比正面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半身像。仿造银元正面为光绪皇帝半身像,背面花纹中铸“四川省造”四字。重量亦同印度卢比,重库平三钱二分。另有一钱六分和八分的。俗称“四川卢比”。流通于西藏及西南各省。参见“西藏银币”。

☚ 银两票   饷金 ☛
000048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