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季sìjì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总称。

四季sìjì

指一年之中分成的春夏秋冬四个部分。
【组词】四季分明︱四季常青︱香飘四季︱一年四季
【例句】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 我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稻谷结得像高粱,让沙漠四季瓜果香。
【近义】四时

四季sì jì

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面探春、李纨明示诸人,某人管某处,按~除家中定例用多少外,余者任凭你们采取了去取利,年终算帐。(五六·1318)

四季【同义】总目录


春秋四季
四季

四季

四季 四时 四序 四节 春季
初春 春初 春天 春令 青春
阳春 春上 三春 九春 开春
新春 早春 暮春 晚春 残春
孟春 仲春 季春 春残 春末
夏季 夏天 夏令 夏日 暑日
暑天 朱明 朱夏 三夏 初夏
夏初 孟夏 炎夏 炎暑 伏暑
九夏 大暑 盛暑 酷暑 隆暑
蒸暑 三伏 夏末 残夏 残暑
仲夏 季夏 秋季 秋天 秋令
三秋 九秋 初秋 孟秋 仲秋
季秋 深秋 晚秋 暮秋 残秋
秋末 冬季 冬天 冬令 三冬
九冬 初冬 孟冬 严冬 隆冬
寒冬 穷冬 深冬 暮冬 残冬
冬末 凛秋 寒秋
五黄六月 数九天气 寒冬腊月

☚ 时间   年 ☛

四季four seasons

温带地区春、夏、秋、冬的总称。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各季的开始。民间习惯以农历1~3月为春季,每3个月为一季,其余依此类推。欧美国家则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各季的开始,由此通常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翌年2月为冬季。中国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季节的标准,即以候平均气温稳定降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依此标准,各地气候不同,所以四季长短不一。

四季

四季siji

在一年之中,由于太阳辐射有规律地变化,导致地球上春夏秋冬的循环周期,对中纬度地区来讲是四季变化。这是地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之一。由于太阳直射点(指正午时太阳可以到达天顶位置)一年之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使地球上任一位置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地平高度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每日太阳辐射量在一年之中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中纬地区最为明显,在赤道两侧则不大明显,而两极地区只有冬夏之分没有春秋。四季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我国与一些国家划分方法不同,我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各季节的起点,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正好是各季节的中间;一些国家使用的另一种划分方法比我国的划分方法向后推迟半个季节,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各季节的起点。两种划分方法都考虑了天文含义,与地球公转的规律相联系而不完全与地面的气候特点相吻合。从实际气候状况看,后者气候上的含义比前一种更强些。

☚ 廿四节气   地球形状 ☛
四季

四季siji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的划分是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 彗星   春 ☛
四季

四季Siji

太阳回归运动引起的温带地区一年内春、夏、秋、冬的变化。四季交替最突出的表现是冷暖的变化,它是由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引起的。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北半球为夏半年;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始终低于平均值,为冬半年。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按划分四季的依据,可分为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周期变化为依据,按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确定的四季称天文四季。它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二分二至(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作为四个季节的中点,每季长三个月。这种划分具有明显的天文意义,但与气候变化不太符合。气候四季是以候温(五天的平均温)作为划分标准的。候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春、秋季。在中纬度地区,气候四季的长短不一。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为协调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在北半球通常把3、4、5月划为春季,6、7、8月划为夏季,9、10、11划为秋季,12、1、2划为冬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温度最高。冬季情况相反。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我国气候上采用气候四季,四季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和地区性。

☚ 历法   五带 ☛

四季

四季Siji

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在地球的中纬地带,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四个不同季节。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和日地距离随时间而变化,使地球表面具有寒暑交替的季节变化。在赤道两侧的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终年变化不大,全年高温,季节交替现象不明显;在高纬极地附近地区,终年太阳高度都很小,而且有负值,昼夜长短变化很大,只有冬夏之分,没有过渡的春秋季节;而在广大的中纬地带,一年之中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都变化很大,四季交替最为明显。四季的变化,南北半球刚好相反,北半球盛夏,南半球隆冬,北半球春去来,南半球秋过冬到。天文上划分四季是以地球公转轨道位置为依据的。我国四季的划分更偏重于天文因素,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起点,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正好位于各季节的中间。夏至日日照时间最长,太阳高度最大,获得太阳能量最多,把夏至日安排在夏季中间;冬至日日照时间最短,太阳高度最小,获得太阳能量最少,安排在冬季中间。多数西方国家在四季划分方法上比我国向后推迟半个季节,他们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起点,在北半球,
 春季:从春分日到夏至日,长92 (93)天;
 夏季:从夏至日到秋分日,长93 (94)天;
 秋季:从秋分日到冬至日,长89 (90)天;
 冬季:从冬至日到春分日,长88 (89)天。
从气候上看,夏至日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日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最热和最冷都要推迟1—2个月。因此,把夏至日、冬至日安排在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更具有气候特征。习惯上也有按月划分四季的,每年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翌年2月为冬季。中国领土大部分处在中纬地区,地区差异明显,四季分明,按上述天文季节划分四季与实际气候特征不完全符合,为此在气候上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每5天为一候,一年共73候,每5天的平均气温即为候平均气温。候平均气温≥22℃的时期为夏季;候平均气温≤10℃的时期为冬季;候平均气温介于10°—22℃之间者为春季、秋季。按此标准定四季,具有明显气候特征和地区性,更具有实用意义,便于生产和生活。例如,北京春季始于4月1日,终于5月25日,共55天;夏季始于5月26日,终于9月5日,共103天;秋季始于9月6日,终于10月25日,共50天;冬季始于10月26日,终于次年3月31日,共157天。

☚ 太阳高度   地球的五带 ☛

四季

春夏秋冬的总称。四季的划分有不同标准。1.天文学上以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2.中国古籍上多用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作为四季开始。3.中国民间习惯以夏历1至3月为春季,4至6月为夏季,7至9月为秋季,10至12月为冬季。4.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与次年1—2月为冬季。1934年中国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提出以候平均温度稳定升到10℃以上为春季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为夏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为秋季开始,再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开始。

四季

four seasons

四季

four seasons
一年分春、夏、秋、冬~。The year is divided into four seasons: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昆明~如春。Kunming is like spring all the year round./~常青evergree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