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真之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真之歌》 【写作年代1】:1789 【写作年代2】:1789 英国威廉·布莱克(1757—1827)创作的一本诗集。 作者采用新颖的工序将其中的23首诗和作为这些诗组成部分的插图和装饰刻在铜板上。铜板用一种选定的颜色进行印刷,其它的颜色随后用手工加入。据人们所知,这种版本只印刷了23册。 布莱克也从不打算进行大量印刷。 每一册印刷的时间显然都不相同,那只是当顾客来要书的时候才印刷的。每本书的色彩存在著很大的差异,因而没有两本书是完全相同的。 序诗“向著山谷荒野尽情地吹”描写了一个小孩坐在云端,告诉笛手“吹一曲羔羊之歌”、“尽情地唱你的歌吧”: 因而他从我的视线消失, 于是我拔了根空心的芦苇, 我做成了一支笔, 用它蘸取水的清澈, 孩子们听了都会欢喜。 随后的诗包括歌唱小羊羔(“小羊羔,谁创造了你?”)、扫烟囱的人(“我还很小,母亲就去世了。 ”)和黑人小男孩(“母亲在南方荒原上生下了我,我是黑人,噢!但我的心灵是洁白的”)。布莱克作品的编辑这样写道:“这些诗歌都是欢快的抒情诗,是儿童的歌,写得很直观形象。作者明白儿童的想象力是不受约束的,如果不受复杂的原因和经历的妨碍,他们是完全能够理解这些诗的。诗歌表达了这个世界的欢乐,然而……它们不只是童谣。 布莱克已经开始使用象征,这些象征一旦被读者理解,就会给诗歌增加哲学上的含义,使诗歌具有内在的美。” 1794年,布莱克重新整理了《天真之歌》,加进了几首新作。 这次他给书定名为《表示人类心灵二种对抗状态的天真和经验之歌》。他的目的还是想揭示由于更加透彻地了解世界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失望,布莱克自己印刷的1794年版本现存26册,第一卷中的一些诗被收进了“经验之歌”这一部分。在新作中,最著名的是《虎》(“虎、虎、在黑夜的森林中,目光闪动”)。 柯尔律治·兰姆和与布莱克同一文学时代的其他作家都很熟悉他的《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 这些作家大部分觉得这些诗写得很美,却令人不安,因而想以精神错乱为由撇开这些诗的作者。1839年和1863年,这些诗歌再版了两次,但编辑对部分诗歌进行了修改。 后一次是丹特·加布里埃尔·罗塞蒂,他打算把这些诗列入布莱克生活之内。 1868年出了一版以原文为基础的诗集,但里面有“现代化”的拼写和标点法,却没有插图。随后,又出现了许多版本,不同的美术家为这些版本作了插图。20世纪,出现了许多布莱克原著的摹真本。 然而这些诗在今天的诗集里要比当初布莱克用他那种形式将诗奉献给读者更著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