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满族自治县1989年9月7日成立。属辽宁省丹东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山地东南部,面积6185平方公里,辖6镇、16乡,县府驻宽甸镇。人口442164,其中满族223773人,此外还有朝鲜、回、蒙古等少数民族。经济为农林并举。农作物主种玉米、水稻、高粱。林地面积7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木材蓄积量1624万立方米,均居辽宁省首位。特产板栗,还有柞蚕、柱参、木耳、烤烟等。工业以采矿、化工、纺织、机械、皮革、建材为主。矿产资源丰富,有硼、滑石、铁、铜、铅锌等。其中硼的储量为全国的1/3,素有“硼海”之誉。水利资源丰富,有电站18座,年发电量达41.2亿度。 宽甸满族自治县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90年6月12日成立。位于辽宁省东部边缘。面积6180平方公里。人口446100人。主要有满、汉民族。县政府驻宽甸镇,境内丘陵起伏,群山环绕,沟谷交错,江河纵横,溪流密布,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以玉米、大豆、稻谷、高粱为主。盛产花生、烟草、板栗、柞蚕、山楂、木耳和柱参、细辛等。森林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76%。矿产有铁、金、铅、硼矿石等,硼矿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素有“硼海”之誉。工业生产以采矿、化工、机械、皮革、纺织及建筑材料等为主。 宽甸满族自治县1989年9月7日建。属辽宁省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下游西岸,东北与吉林省集安县交界,北与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为邻,西与凤城满族自治县毗连,西南与丹东市区接壤,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面积6,193平方公里。人口433,477,包括汉、满、朝鲜、蒙古、回等15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196,696。辖六个镇、1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宽甸镇,距辽宁省会沈阳166公里。属辽东山地丘陵地区。经济以农为主,主产玉米、高粱、水稻。有丰富的山林、水利、矿产资源。山林面积700万亩,木材蓄积量1,624万立方米,均占辽宁省首位。树种以硬杂木为主,其中板栗面积30万亩,年产栗子175万斤,为宽甸特产。柞蚕、黑木耳、柱参、山楂出产和硼、滑石等工矿产品丰富。有大、中、小电站18座。主要厂矿企业有铜矿、滑石矿、硼矿、化工厂、造纸厂、砖瓦厂及人参场、鱼种场、林场等。 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1989年9月7日成立。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宽甸镇。辖20个镇、2个乡、252个行政村。总面积6193.7km2,边境线长216.5km。居住着满、汉、回、朝鲜、蒙古等16个民族。总人口43.24万人(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73万人,占总人口的54.87%。宽甸历史悠久,早在6000~7000年前,就有人在此劳动、生息繁衍。1877年建县制。境内有大小河流548条,水系总长2798km。林地面积50.7万hm2,林木蓄积量2200m3,森林覆盖率76.4%。天然草场7.3万hm2,矿产种类57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28.5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596元;工农业总产值15.96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3692元;粮食总产量97536t,人均粮食产量226kg,农民人均纯收入2856元;地方财政收入11059万元。各级各类学校295所,在校生54517人。电视普及率96%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