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喜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喜树common camptotheca

Camptothecaacuminata,别名旱莲、千丈树。蓝果树科喜树属落叶乔木。高达30m,树冠倒卵形,主干耸直。树皮光滑,淡褐色。叶互生,长椭圆状卵形,叶柄红色。花单性同株,头状花序具长柄,雌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6~7月开淡绿色花。瘦果长三菱形,有狭翅,11月成熟时褐色。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地区。喜光,速生,不耐干旱、严寒,喜土层深厚、湿润而肥沃的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强,酸性土、微碱性土都能适应。以种子繁殖,种子发芽率65%~85%,当年苗高达80~100cm。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黑斑病及刺蛾。树姿雄伟,花清雅,果集生似莲,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庭荫树。

喜树

药名。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又名千张树、水桐树。为珙𪼅科植物旱莲木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的果实或根皮。分布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苦、寒,有毒。抗癌,清热,破血,杀虫。
❶治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煎服:根皮9~15g;果实3~9g。临床上多提取喜树碱制成注射液用,用量每日10~20mg。
❷治银屑病。以20%喜树果软膏涂敷,每日一次。亦可与喜树果注射剂肌内注射结合使用。本品毒性较大,可出现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泻、膀胱炎、白细胞减少、血尿、脱发等毒性反应。根含喜树碱、喜树次碱(Venoterpine)、β-谷甾醇,3,3′,4-三甲基并没食子酸。果实含喜树碱、羟基喜树碱、喜树次碱、去氧喜树碱、白桦脂酸、喜果苷(Vincoside lac-tam)、丁香酸和八个并食子酸衍生物。喜树碱有抗癌作用,对动物的L615白血病、肉瘤-180、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瓦克氏癌、吉田肉瘤等有效,羟基喜树碱有相似效果而效力高,临床上用于胃癌、肠癌、直肠癌、食道癌、气管癌、骨髓性白血病等。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有丝分裂及核酸代谢。对狗能引起消化道反应及出血、白细胞下降;对肝、肾及心肌均有毒性;静脉注射可出现静脉炎;对大鼠有抗早孕作用。

喜树common camptotheca

Camptotheca acuminataDecne.,又称旱莲木。珙桐科,喜树属。落叶乔木。生于向阳山谷、洼地。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区,为中国特产树种。树皮灰色。单叶互生,纸质,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或微波状。头状花序球形;雌雄同株,雌花顶生,雄花腋生;苞片3枚;花萼杯状,5齿裂;花瓣5枚,浅绿色;雄花雄蕊10枚,外轮雄蕊较长;雌花子房下位,花柱2~3裂。瘦果,窄矩圆形,有窄翅。木材可制家具和造纸原料。根、枝叶、树皮和果实药用,抗癌,清热,杀虫。又为庭园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种子含油25.7%,可作工业用油。

喜树

喜树

珙桐科喜树属落叶乔木,喜树属仅1种,中国特产。树高可达20~25 m,叶互生,长14 ~25 cm。花单性,雌雄同株。头状花序,花萼5裂、花瓣5片,雄蕊10枚,花柱2~3裂。瘦果,长约3 cm,内含种子1枚。花期6~7月,果熟期11月。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13~17℃,年降水量1000 mm以上。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 m以下的山麓及平原。种子含油率27.5%。

喜树xǐshù

中药名。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别名千张树、水桐树。为珙科植物旱莲木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的果实或根。产于西南、中南与江苏、浙江等地。苦、涩, 凉, 有毒。抗癌, 清热, 杀虫。治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急慢性白血病, 煎服: 根皮9 ~15 克, 果实3 ~9 克。或制成针剂、片剂用。治银屑病, 以20%喜树子软膏外涂, 并用注射剂肌注; 牛皮癣, 以树皮或树枝切碎, 水煎浓缩, 加羊毛脂、凡士林, 调成10% ~ 20% 油膏外搽。根和果实含喜树碱、喜树次碱等。喜树碱有抗癌作用。狗的毒性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出血与白细胞下降。大剂量能损害肝、肾与心肌。静脉注射可出现静脉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