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善恶同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善恶同辞 善恶同辞反义共存中的一种情况。即同一个词兼有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等性质相反相对的意义。如《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此句中“臭”实为芬芳之气;《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此句中“臭”指难闻的恶气。又如“爪牙”,《史记·张汤传》:“而深刻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此“爪牙”指得力助手,为美辞;《南史·颜延之传》:“沈公爪牙者耳;安得豫政事?”此“爪牙”指供驱使之人,为轻视之恶辞。又如“偻㑩”,可指“伶俐能干的人”,也可指“盗贼的部下”。前者如《旧五代史·刘铢传》:“铢喜谓(李)业辈曰:‘君等可谓偻㑩儿矣。’”后者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遂唤几个小偻㑩。” ☚ 施受同辞 倒文协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