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啬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啬夫sè fū

❶农夫。徐夤《宋》之二:岂知紫殿真天子,只是丹徒旧啬夫。
❷古代检束官吏、百姓的官职名。羊士谔《郡斋读经》: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

啬夫

啬夫

古代官名。(1)司空的属官。(2)秦汉时乡官,掌听理诉讼及收赋税。魏晋及南朝初沿置,后废。(3)古代有吏啬夫,人啬夫之官。汉代又有暴室啬夫,虎圈啬夫,均为吏职。

☚ 游徼   亭长 ☛

啬夫sè fū

〖名词〗
官名。秦汉时始置的乡官(1)。《梓人传》: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再下面还有啬夫、版尹。

啬夫

官名。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县、道(设于边疆地区的县)与中央直属机构都官的长官及其属吏,都可称为“啬夫”。因职务和职掌的不同,其名称也各异:有县啬夫、道啬夫、大啬夫、田啬夫、仓啬夫、司空啬夫、发弩啬夫、库啬夫、皂啬夫、苑啬夫、厩啬夫等多种称谓。此外,啬夫又是秦代的乡官之一。自法起,啬夫专指乡官,其他诸称皆废。秦汉时的乡啬夫,掌管诉讼与赋税。《汉书·百官公卿表》:“啬夫,职听讼,收赋税。”东汉大乡由郡置有秩一人,小乡由县置啬夫一人,以主乡事。《后汉书·百官志》:“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魏、晋、南朝各代,沿用汉制,乡皆没有啬夫。北朝及隋、唐时期,始废此职。

啬夫

啬夫

官名。秦汉时置。主乡里诉讼和收税。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汉纪》: “汉制: 10里1亭,10亭1乡。乡有啬夫,职听讼、收赋税。”

☚ 扫难将军   色迪尔伯克 ☛
啬夫

啬夫

官名。或谓主管货币之官,或谓司空的属官,或谓检束群吏或检束百姓之官,或谓县邑官。先秦鲁国设置。《左传·昭公十七年》:“啬夫驰。”杨伯峻注:“疑此啬夫为乡邑官。”

☚ 黄恩彤   曹鸿勋 ☛

啬夫

古代官名。
❶司空的属官。《仪礼·觐礼》:“啬夫承命。”
❷秦汉时的乡官。汉代以三老、有秩、啬夫、游缴等为乡官,掌佐县令治一乡之事。啬夫职掌诉讼和赋税、《续汉书·百官志五》:“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了解乡里丁壮多少,民户贫富,评定各户应负担的赋役。

啬夫

啬夫

官名。起源甚早。文献记载夏代有管理农耕奴隶的官吏“啬夫” 。据云梦秦简, 秦自商鞅变法后, 也设置了“啬夫”一官, 类别繁多, 职权宽广, 同秦国家财政有密切联系, 县、乡、亭三级均设置, 称“县啬夫”、“乡啬夫” 、“亭啬夫” 。县啬夫也叫“大啬夫” , 其地位稍次县令, 是管理全县钱财物资的财政长官, 兼有管理戎边事宜、传达和执行法令以及防火、防盗等警戒任务。其下又设置各种主管某一经济或业务部门的啬夫, 分别谓之为 “田啬夫” (主管全县田地等事)、“仓啬夫” (掌粮食、公器的贮藏和保管)、“苑啬夫” (掌 牧场、苑囿)、“库啬夫” (主管车、兵甲等作战物资)、“厩啬夫” (主管牛马饲养)以及“司空啬夫” (专掌刑徒制造大车)等等, 总称为“官啬夫” 。每一官啬夫之下, 又各设一套属官, 如田啬夫之下, 有 “田典” 、“牛长” 等官; 仓啬夫之下, 有“佐” 、“史” 等官,以协助官啬夫管理某一经济或业务部门。县啬夫和各种官啬夫分工明确, 各治其政, 有严格的交接手续, 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地方财政组织体系, 并有一整套防止贪污、盗窃及损坏的惩奖条例与制度。秦制,官啬夫出现空缺, 所在县的令、丞必须在两个月内填补, 不得拖延, 可见啬夫一官在国家官僚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到汉代, 啬夫的类别、职权和地位发生很大变化, 只有乡一级设置, 称“乡啬夫” ,为一般乡官,仅掌司法、税收。

☚ 田畯   质人 ☛

啬夫sè fū

官名。1、司空的属官,掌承命。《仪礼·觐礼》:"啬夫承命,告于天子。"注:"啬夫盖司空之属也,为末摈,承命于侯氏,下介传而上上摈以告于天子。" 2、周时有吏啬夫和人啬夫。《管子·君臣上》:"吏啬夫任事,人啬夫任教。"尹知章注:"吏啬夫,谓检束群吏之官也;人啬夫,亦谓检束百姓之官。" 3、秦汉时的乡官,掌诉讼和赋税。《后汉书·百官五》:"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后汉书·任光传》:"初为乡啬夫,郡县吏。" 4、庙官:《后汉书·盖延传》:"延遂定沛、楚、临准,修高祖庙,置啬夫、祝宰、乐人。"注:"啬夫,主知庙事。"《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诏零陵郡奉祠节侯、戴侯庙,以四时及腊岁五祠焉。置啬夫、佐吏各一人。"注:"啬夫本乡官,主知赋役多少,平其差品。园陵置之,知祭祀、征求诸事。" 5、汉文帝时有虎圈啬夫,掌养虎。《汉书·张释之传》:"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6、厩啬夫,掌厩马。《汉书·酷吏传·田广明》:"故城父令公孙勇与客胡倩等谋反......守尉魏不害与厩啬夫江德、尉史苏昌共收捕之。" 7、暴室啬夫,属掖庭令,掌暴室事。《汉书·外戚传·孝宣许皇后》:"广汉坐论为鬼薪,输掖庭,后为暴室啬夫。" 8、王莽时,宗、祝、卜、史官皆置啬夫。《汉书·王莽传上》:"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宗、祝、卜、史官皆置啬夫,佐安汉公。"

啬夫

官名。泛指秦汉时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部门分管各类行政事务的官吏。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代有田啬夫、仓啬夫、库啬夫、啬夫、皀啬夫、苑啬夫、亭啬夫、司空啬夫、漆园啬夫、采山啬夫,以及管理皮革、公器、牛马、度量衡的各类啬夫,统称“官啬夫”。又有县啬夫,或称大啬夫。这是县一级的啬夫。汉承秦制,如少府掖廷有主管财政的少内啬夫,主管织作染练的暴室啬夫,以及市啬夫、虎圈啬夫等。《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的啬夫,则为治民之乡官。“职听讼,收赋税”。其上或冠以有秩,称有秩啬夫。五千户大乡置有秩,小多则置啬夫。两者职掌相同,故往往连称。《续汉书·存官志》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五百,掌一乡人,其乡小者,是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

啬夫

古代官名。❶周时司空的属官,见《仪礼·觐礼》: “啬夫承命。”
❷秦汉时乡官,掌管诉讼和赋税。 《后汉书·百官志五》: “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 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
❸古代低级官吏的名称。 《管子·君臣上》曰:“吏啬夫任事,人啬夫任教。”秦有县、道啬夫,及各种以职守为名之啬夫,如田啬夫、仓啬夫、苑啬夫、厩啬夫等,总称“官啬夫”。汉代仍存,有市啬夫、虎卷啬夫等。

啬夫

官名。《夏小正》有啬人一官,《左传》中引《夏书》作啬夫。春秋中叶以后晋与鲜虞有县邑啬夫,治理比县小的邑。战国时,秦及东方诸国均流行啬夫的官名。可以分为民啬夫与官啬夫两类:民啬夫为治民之官,如三晋仍沿置县邑啬夫,秦则称乡啬夫。秦又有县啬夫或大啬夫,是县的行政长官,即县令、长之职。官啬夫是负责某一方面事务的啬夫的总称,如魏国的见者啬夫(掌引见宾客),三晋的余子啬夫(主管役使余子),中山国的冶匀啬夫(主管铸造),秦国的官啬夫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多为县所属,如田啬夫(管县内田地)、司空啬夫(主管县内刑徒劳作)、库啬夫(管理并制造县内车和兵甲等作战物资)、漆园啬夫(管理县内漆园中刑徒、官奴隶一类劳动力)、仓啬夫(管理县内的仓储)、厩啬夫(县马厩的负责人)、皂啬夫(县马厩中饲养人员的负责人)、传舍啬夫(招待过往官吏等人的传舍的负责人)、厨啬夫(管理传舍饮食事务)、都亭啬夫(负责全县亭的事务)、市啬夫(管理县内集市处的交易事务)、发弩啬夫(统率县内发弩士卒)、少内啬失(管理县的财政)。秦统一六国以后,民啬夫只设于乡,一般的乡啬夫由县派署;大乡的啬夫称为有秩啬夫,简称有秩,由郡派署。县均置令、长,不再设大啬夫或县啬夫。县属的各种官啬夫则仍旧沿置,汉代的民啬夫与秦制相同。县属的各类啬夫,从汉初到武帝时代,亦仍沿置。县令、长的属吏除了丞、尉,主要就是县属负责某一方面事务的啬夫。汉代中央机构中的官啬夫,有上林令所属的虎圈啬夫、掖庭令所属的少内啬夫、暴室啬夫,“汉书·王莽传上》记王莽加九锡,“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宗、祝、卜、史官皆置啬夫、佐。”此外汉代官府所造的铜、漆器物铭文常列出监督、主管造作器物的官吏名,其中主管造作的下级长官往往是啬夫;又有关啬夫,居延汉简中常可见到。秦汉时代的啬夫主要以主管封建的国有经济为其职掌,秦代封建的国有经济比重大,特别是由于存在着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就有必要设置各种官啬夫以适应管理国有土地、耕牛、农具、种籽以及大车的制作与维修,劳动力的征集与奖惩等的需要。但是自汉武帝以后,封建的国有土地制度日益让位于地主土地所有制,就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主管国有经济的官吏,从汉武帝以后,啬夫一官就逐渐减少。到东汉,史籍中仅见陵寝中置有啬夫。魏晋时代已无官啬夫,只有民啬夫中的“乡啬夫”一职,南朝宋以后,乡啬夫一职也取消了。此后遂无啬夫之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