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明宫
大明宫建于634年,紧临长安城北面偏东,平面呈不规则的梯形,由南而北沿中轴线布置大朝、日朝和常朝的三组宫殿:含元殿、宣政殿及紫宸殿。宫殿北部布置了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的内廷区,并在低洼地开凿太液池,造蓬莱山,筑亭台楼阁,形成 一个园林区。含元殿以龙首原做殿基,高出地面10余m,台基东西长76m,南北宽42m,气势雄浑,是大唐皇帝在这里接见使臣、检阅得胜还朝的将士、举行国家大典的地方。王维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说的就是当时的盛况。大明宫内另一座大殿麟德殿,面积达5000m2,是京城故宫太和殿的三倍,面阔11间,进深达17间,规模宏大,体现出盛唐时期的雄厚国力和纯熟木构技术。唐朝的宫殿建筑在大殿的形式上承继了秦汉宫殿的做法,在大殿二侧接建高楼,楼前设亭以衬托中央的大殿,墙面、构架则延续魏晋以来的风格,以赤白二色为主,木构架的处理健壮雄浑,少有繁缛装饰。

唐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