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代宫廷宴乐舞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代宫廷宴乐舞蹈

唐代宫廷宴乐舞蹈

唐代宫廷宴乐典礼所用的乐舞,又称《燕乐》、《宴乐》。古代“乐”通常包括了音乐、舞蹈及诗歌等。宫廷宴乐舞蹈具有一定的礼仪性质并兼备了娱乐欣赏功能。
唐代宫廷宴乐有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它们包括了当时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广泛地吸收了多种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素材编创而成,同时配合朝廷政治需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政治意义体现在仪式形式上。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是隋、唐宫廷用于宴乐典礼的成套乐舞,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风格各异。七部乐中有《国伎》、《清商伎》、《高丽伎》(从今朝鲜传入)、《天竺》(从今印度传入)、《安国伎》(由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传入)、《龟兹伎》(由今新疆库车传入)、《文康伎》。九部乐则是在七部乐的基础上增设《康国伎》(由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传入)和《疏勒伎》(由今新疆喀什葛尔及疏勒一带传入)。十部乐包括了《燕乐》、《清乐》、《西凉乐》(由今甘肃武威一带传入)、《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由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传入)。这些乐舞中有不少兄弟民族及外来乐舞,其中不少是当时的精品。这些外来乐舞大多是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入中原,相当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民族风格。唐代宫廷宴乐是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唐代宫廷宴乐有严格的乐舞制度和规格,由宫廷礼仪祭祀乐舞的专门机构“太常寺”掌管。
唐代宫廷宴乐又按表演形式的不同,又有坐部伎和立部伎之分。坐部伎是堂上坐奏,在厅堂内演出,规模小,表演人数少,舞蹈比较精湛,艺术性较高,艺人的技艺水平比较高。立部伎是堂下立奏,在室外广场庭院演出,规模大,表演人数多,讲究排场,气势雄伟。坐部伎、立部伎中的乐舞节目,仍然是综合了中原汉民族乐舞和外来兄弟民族乐舞。坐部伎中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圣寿乐》等。立部伎中有:《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龙池乐》等。坐部伎、立部伎的表演,有鲜明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表现手法丰富,形式多样,有队舞、字舞、花舞、狮子舞等。

☚ 健舞、软舞   霓裳羽衣 ☛
000005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