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品行障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pinxing zhang’ai

指人们在品德和行为方面表现得严重适应不良。其特点是:
❶品行偏离社会规范。
❷个体有强烈的苦恼或焦虑等情感。
❸人际关系方面的适应不良。品行障碍也指人们由于情绪和意志的严重障碍,不能适应正常环境而引起的行为问题。其行为常表现为偶然动机、本能愿望或情绪冲动所驱使,情绪不稳,自我中心,情感变化多端,难与人相处。个体常出现不顾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忽视他人基本权利的不良行为, 远远超出一般人顽皮、恶作剧的限度,如经常性的任性、无理取闹、偷窃、说谎、攻击行为或扰乱集体,有时表现为畏缩、逃避、敏感、对抗、性变态等。现代变态心理学理论把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三者同时来解释并处理品行障碍问题。一般说来,父母对子女不适当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是导致品行障碍的主要因素。

☚ 品行不端   不良行为 ☛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常突出表现在行为方面,品行障碍指一类行为障碍,表现多种多样,如过分活动、冲动性行为、偷窃、病理性说谎、逃离家庭、逃学、对动物残忍、扰乱课堂和集体、攻击和破坏行为等。此外,常见的行为问题还有咬指甲、吸吮衣物、儿童期恐惧、发脾气及手淫等。 发生品行障碍的原因,除素质特点外,不正当的教育和环境因素起了重要的影响。如家庭不和、意外遭遇、溺爱、对父母或同伴的模仿、坏人的引诱等,均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有重要的关系。

☚ 社交退缩   人格障碍 ☛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发生于童年期的一种行为失调。儿童经常表现出破坏他人权益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超出了顽皮、淘气或胡闹的程度,一般不能以“不懂事”来解释。主要表现为:偷窃,离家出走,破坏公物及他人的财产,说谎,暴力行为及性行为。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经常表现有破坏他人权益或与其年龄很不相称的破坏性引力,而这种行为一般不能以“不懂事”来解释,超出了顽皮、淘气或胡闹的程度。主要表现有偷窃、离家出走、破坏公物或破坏别人的东西、有意虐待小动物取乐、说谎等。在西方文献中常提到的有纵火、暴力行为、性问题等。引起品行障碍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即本质和教养问题。托马斯(Thomas)等认为婴儿出世就表现“困难儿童”(不容易带的儿童)气质,约有70%以后产生行为问题;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也可以有注意涣散、多动、易冲动等特点,易于发展成行为问题。良好的教养常可以防止上述儿童产生行为问题。国外的离婚率很高,在这种“破裂家庭”中长大的儿童产生行为问题的比率也特别高。在我国已发现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要比非独生子女多的迹象。主要是父母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过分宠爱形成的。品行问题的处理以教育为主,当已发展成品行障碍时,矫正就比较费力,有的甚至沦为罪犯,就必须强制管教。

☚ 品德结构   评价 ☛
000050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