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发展中的自居作用pinde fazhan zhong de ziju zuoyong
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当他们在道德判断、道德动机选择和道德行动中遇到困难时,将自己置身于父母、教师、同伴或道德理想人物的地位,进行认同、模仿和接受暗示的心理过程。它是道德发展中的一种防御机制。有两种表现形式:
❶模仿所崇拜的人的言行。
❷利用别人的业绩、声誉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自居作用对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尤其是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理想的树立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自居对象相应改变。学龄前期以父母为主;学龄初期以教师为主;少年期常以同伴、具体的英雄模范人物为主;青年期的自居作用常常失去具体的对象, 而转向抽象的道德理想人物或某种信念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