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丹
【方源】: 《元和纪用经》。 【组成】: 五味子半斤 百部(酒宿浸,焙) 玉女(即菟丝子,酒宿浸,焙) 苁蓉(酒宿浸) 思仙木(即杜仲,炒) 不凋草(即巴戟,去心) 细草(即远志,去心) 仙人杖(即枸杞子) 防风(无叉枝者) 白茯苓 思益(即蛇床子,炒) 柏子仁(另研) 干薯蓣各二两 【用法】: 上为末,蜜煎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不饮者,盐汤送下;春,干枣汤送下。 【功用】: 养五脏,补不足,秘固真元,均调二气,和畅荣卫,保神守中;久服轻身耐劳,健力能食,明目,降心火,交肾水,益精气,开心臆,安魂魄,消饮食,养胃和中。 【主治】: 男子绝阳,庶事不堪,女子绝阴,乃不能妊。腰膝重痛,筋骨衰败,面黑,心劳志昏,寤寐恍惚,烦愦多倦,余沥梦遗,膀胱邪气,五劳七伤,肌肉羸悴,上热下冷。 【宜忌】: 不犯金、石、桂、附。 【加减】: 夏,五味子加四两,通称十二两;四季,苁蓉加六两,通称半斤,各十八日四立之前也;秋,仙人仗加六两;冬,细草加六两;戊寅、戊申相火司天,中见火运,饭后兼饵养肺平热药。 【备考】: 本方为原书“耘苗丹”之第一方。 |